在無事的狀態下,同屬於淡然的型別,遇上事兒,兩人都喜歡用腦子,唯一不同的是,駱皇后會相對寬容些,而云初微則是睚眥必報型,你欺我一尺,我必還你一丈,非要讓你從身到心都絕望到生不如死方解心頭之恨。
插完最後一支鳳凰展翅的金釵,永隆帝收了銀角梳,滿意地笑笑,“朕的手藝還是不減當年。”
駱皇后笑,“說明皇上老當益壯。”
永隆帝望著她如畫的眉目,忍不住在她額頭上輕輕印下一吻,惹得駱皇后一陣臉紅,“皇上,這麼多人看著呢!”
永隆帝冷冷一瞥左右兩邊恨不能把腦袋削尖了往地縫裡鑽的宮人太監,“無妨,他們都是瞎子。”
宮人太監們連連在心中附和:是的呢,奴才們都是瞎子,皇上您繼續。
只要自家娘娘能聖寵不衰,他們是很願意做一輩子瞎子的。
眼看著時辰將近,永隆帝牽起駱皇后的手將她扶起來,指尖觸及處卻是一片冰涼。
永隆帝眼瞳微縮,“嵐兒,你的手為何如此冷?”凌厲的眼神飛出去,正準備責怪宮人伺候不利,卻被駱皇后先一步擋住,“大概是皇上來的這會兒沒抱暖手爐,凍著了,一會兒就好,不妨事的。”
即便提前知道了今夜宮宴上會發生什麼,她還是能在他面前偽裝得很好,因為太過了解他的心細如髮,因為明白一旦露出點點破綻就能被看穿,因為……因為想在最後這一天給他留下最美的印象。
轉瞬收了思緒,駱皇后與永隆帝並肩,朝著玉芙殿行去。
天色漸晚,玉芙殿內四周都點上了燭火,殿外廊下的大紅燈籠散著年節的喜慶,前來赴宴的文武百官以及命婦們面上都帶著迎接新年的喜氣和愉悅。
張公公唱了名之後,永隆帝和駱皇后一前一後入殿,所有人跪地行禮,趁著眾人不備,駱皇后的目光掃向蘇晏的位置,對方伏跪在地上,瞧不清楚臉上什麼表情,再掃向赫連鈺,這位同樣也伏跪在地上,雖然不曾抬頭,駱皇后卻隱隱感覺得到他的精神頭比以往都要好,彷彿根本就沒受到府邸被燒的影響。
也是,手中捏了國丈府“通敵叛國”的證據,勝券在握,這時候的他心中該是歡呼雀躍的,又怎麼會囿於府邸被燒這麼一件小事上。
駱皇后覺得很心涼。
赫連鈺的生母封號麗妃,是永隆帝從“天生麗質”四字中提出來的,也正是因為這一句誇,麗妃被所有宮妃記恨上,那時候還不是皇貴妃的蕭氏更是不惜下苦功夫“合縱連橫”,利用了最蠢蠢欲動的那幾位宮妃,幾度將麗妃逼入絕境。
麗妃是個本性純良的人,駱皇后不忍心她被後宮這群蛇蠍殘忍殺害,所以在麗妃懷孕期間將她接來自己的未央宮將養著,她原是好意,可架不住外面那群眼紅嫉妒的女人常常在麗妃耳朵邊顛倒黑白搬弄是非,說皇后其實是擔心麗妃生下皇子威脅到自己才一歲多的兒子,所以變相軟禁麗妃,一旦時機到了,麗妃不但沒法順利誕下龍子,甚至還有可能性命不保。
要不怎麼說母愛是這世上最偉大的愛呢,為了親骨肉,它可以變得不可理喻,變得自利。
麗妃終究沒在未央宮繼續待下去,懷著對駱皇后的恨搬回了自己的寢宮,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她數次去了鬼門關前打轉,全都是拜那些將她勸離未央宮的“好姐妹”所賜,麗妃逐漸意識到了不對勁,她再想找回皇后的庇佑,只可惜沒機會了,她已經接近臨盆,更何況之前就誤會了駱皇后,如今也沒臉面再面對這個曾經幫了自己的人。
生下皇子,便等同於拉足了仇恨,麗妃在宮中的日子越發的舉步維艱,常常半夜三更驚醒,要等確認了兒子還在身邊乖乖睡著才能再次闔上眼,但都不敢沉睡只敢淺眠。
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高度警惕防備的狀態,精神很容易出問題。
事實證明,麗妃的確走到了精神失常的地步,赫連鈺出生百日,永隆帝在駱皇后的要求下勉為其難地為他設了宴,開宴前半個時辰,原本該在搖籃裡睡覺的赫連鈺卻失蹤了,麗妃尋遍了整個寢宮,所有下人都說沒看到,後來有人告訴她,未央宮的人把三皇子抱走了,麗妃赤紅著眼,跌跌撞撞跑到未央宮,還不及見到駱皇后,就被人推入荷塘,等撈出來的時候,已經沒氣了。
得知麗妃死在自己宮裡,駱皇后是震驚的,那時才明白這一切都是蕭氏設下的局,蕭氏先讓人將才滿百日的赫連鈺偷偷抱出來故意讓她的人撞見,然後她不得不出面救下赫連鈺抱回自己宮裡,這時候,蕭氏再讓人攔在半路,特地告訴麗妃,赫連鈺被皇后的人抱走,麗妃精神不正常,肯定會想著有人要害她的兒子,於是義無反顧地往未央宮衝,蕭氏的人等在荷塘邊,等麗妃跑進來就先一步將她推入水。
由此,麗妃死在未央宮的事實成立。
赫連鈺當時就在未央宮,由駱皇后抱著,大概感知到了生母的死,哭個不停,在外人看來,三皇子是受了皇后虐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一幕幕的“罪證”,駱皇后幾乎百口莫辯,所以等太后氣勢洶洶帶著人來未央宮問罪的時候,駱皇后並沒有開口為自己辯解,蕭太后本來就是蕭氏那邊的人,太后想要的結果,無非是往她頭上安個能名正言順被廢的罪名罷了,解釋再多,只會讓蕭太后覺得她強詞奪理推卸責任,越發的罪無可恕。
只是,這件事並沒就此了結,因為就在太后準備給駱皇后定罪的時候,永隆帝來了,他沒問事情的經過,也不想問,只是站到太后面前,目光堅決地說他相信皇后。
這種時候,誰站出來說皇后無罪都不管用,但皇帝的一句“我信她”卻能頂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