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希望王爺你能手下留情,辣手摧花也便罷了,如今連初長成的少年公子都不放過,還有人性嗎?
永隆帝麵皮微抽,他只知道這孽障名聲不好,卻不知原來已經不堪到如此地步,不過是想讓荀懷瑾入晉王府當琴師而已,便引起了荀英這麼大的反應。
“若是本王非他不可呢?”好不容易借了勢,赫連縉怎麼可能半途而廢,世人都知道他雖然是他父皇嘴裡的“逆子”,他父皇卻從來沒有真對他動過手,可謂是因著駱皇后之故對他溺愛之至,倘若他先一步把荀懷瑾弄到自己府裡,他父皇再把兵權交到荀英手上,外面少不得會傳出難聽的流言來,說永隆帝是因為溺愛晉王,看在荀懷瑾得了晉王“恩寵”的份上而讓荀家得此殊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這種說法有些扯,但未必不會有人這麼說,就算真沒有,赫連縉也會讓它有。
而赫連縉所想,恰恰是他老子正在擔憂的,原以為挑來揀去,終於找到一個適合接手南境三十萬兵權的大將,誰料中間出了這檔子事兒,老二這孽障,難道一早就知道了什麼?
可眼下已經不是赫連縉知不知道的問題了,他既然敢在聖駕面前當著荀懷瑾的老子提出這等要求,只要一會兒他出了御乾宮,這件事馬上就會隨著傳出去,到時候如果再把三十萬兵權交付給荀英,難免有人質疑他這個做皇帝的用意。
永隆帝心裡憋了一團火,卻不能發,只是臉色越發的難看。
下面站著的赫連縉卻好似全程不關心他似的,依舊盯著荀英不依不饒,彷彿只要這位不同意把兒子送到晉王府,他就敢一把火燒了整個荀家。
荀英是個硬漢,在應付人這方面不太擅長,尤其是對上赫連縉這樣的潑皮無賴,他便只有不斷遞眼色向永隆帝求救的份。
永隆帝一忍再忍,最終忍無可忍,一拍桌子,“孽障,知不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
赫連縉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兒臣不過是想多聽聽荀懷瑾的琴聲而已,父皇覺得哪裡不妥嗎?”
你那是想聽琴聲的樣子?永隆帝瞪著他,“滾出去!”
赫連縉“哦”一聲,轉身就走。
這一舉動惹得永隆帝怒火更旺,“給朕滾回來!”
赫連縉駐足轉身,“父皇到底是想讓兒臣滾出去呢還是滾回來?這滾來滾去的,兒臣也累。”
永隆帝氣得吹鬍子瞪眼,“孽障!”
可惜任他暴跳如雷,赫連縉都不曾再回一下頭,無所事事地晃出御乾宮。
雖然只是個小插曲,卻全盤打亂了永隆帝的計劃,交付兵權的事不得不暫且擱置。
“皇上,不知您傳召老臣有何要事?”荀英還在大殿內,頭一回看到這倆父子爭吵的陣勢,不禁捏了把冷汗,就剛才那情形,若是換成他的女婿魏王,早該被劈頭蓋臉一頓罵甚至是大肆懲處了吧,可惜與皇帝對上的這位是晉王,也只有他才能有這本事把皇帝氣到如斯地步還捨不得發作。
永隆帝撫著胸口順氣,不耐地一擺手,“無事了,你先退下。”
那孽障不知發什麼瘋竟然看上了荀懷瑾,他如何還敢把兵權交給荀英,等著被天下人恥笑麼?至於那個逆子,若非看在他重傷初愈的份上,他早削死他了。
荀英事先並不知道永隆帝為何傳他入宮,因此這時候被莫名屏退,倒是沒覺得多意外。
“老臣告退。”
——
最先得到永隆帝準備轉交南境兵權訊息的人是蘇晏,其後才是赫連縉,緊跟著,赫連鈺和赫連洵也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