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回去,就將這封信交給父親,告訴父親說女兒在這裡日日反省,知道錯了。”
“姨娘再去太太那裡,將我如何被下頭的奴才欺負,如何被關在屋子裡的事情,全都告訴太太。”
梅姨娘聞言就愣了一下,忍不住道:“告訴太太,這話怎麼能和太太說?”
她之前,不是說這些都是太太叫人做的嗎?
徐茵心裡一緊,見著梅姨娘一副不解的樣子,只得教她:“這話最好當著父親的面兒說,太太為了顏面,也會處置下頭的奴才。”
徐茵沒有說的是,這些日子,她也想明白了,當初自己是真錯了,父親執意要將她送到莊子上,是因為她太不會掩飾了。
她恨自己是庶出的,嫉妒徐昭,將這一切都表現出來,叫人看在眼裡,只覺著她上不得臺面,丟了徐府的臉面。
因著這,父親才不疼她。
父親需要的,是一個懂事識大體的女兒,而不是她之前那樣只知算計和嫉妒的。
既然這樣,她自然是要好好改的。
她先示弱,叫姨娘拿封信回去,說是自己錯了,若能打動父親,等回去後,就好好的當個懂事識大體的女兒。
日子長了,父親心裡頭便是有再大的不滿,也會消散的。
而老太太那裡,她也該放下了,父親是庶出的,是董姨太太生的,心裡怎麼會真心想著孝順老太太。若是真孝順,就不會不顧老太太動怒,將她送到莊子上了。
被送到莊子上的那一日,她便瞧明白了,父親如今進了都察院,便不再是之前那個任憑老太太擺布的愚孝之人了。
她越是得老太太看重,父親心裡頭就會越不待見她。
她不需要討好太太,討好徐昭,討好二哥哥,因為再怎麼討好,他們也不會當她是親人,替她在父親跟前說好話。和他們,她只需保持面上的恭順就可以了。
只有她自己立起來,做些讓父親認可的事情,做個懂事貼心的女兒,才能真正得到父親的疼愛。
這麼簡單的道理,她之前怎麼沒想明白?
錦竹院
薛媽媽從外頭進來,手裡端著一碗燉好的烏雞湯,走到周氏跟前。
“太太趁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