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游壩成,河水斷流,黃得功也徹底失去了耐心,不在做那勸降的無用功,直接下令戰車越過河面從正面衝鋒,一萬土默特騎兵從上游進攻,一萬土謝圖騎兵從下游進攻,連五千漢人自己的騎兵都沒有出動,就更何況步兵和其他兵種了。
到了此時,為了部落的生存,扎赫也不得不一臉決絕地帶領四萬多族人迎殺了上去。
因為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按照漢人開出的條件,一旦投降,他們扎薩克部將永無翻身之日,甚至最後徹底泯滅。
而要是能擊敗對方,哪怕今日族人十去七八,將來也總有翻身之日,大不了像科爾沁部臣服接受其庇護。
然而扎薩克部長居漠北,武器裝備比起漠南蒙古差了一截,加上四萬族人中,老弱男女參差不齊,也沒有絲毫戰術可言,面對兩萬裝備精良,全是青壯的蒙古騎兵都夠嗆,更何況還有數百輛戰車從正面牽制。
結果不言而喻,只是小半個時辰這場大戰便分出了勝負,扎赫戰死後,扎薩克部就徹底崩潰四散而逃,而土謝圖部和土默特部的騎兵,自然是跟著追殺了上去。
短短時間,交戰區域就只剩下了無數的屍體和戰車,直到這時,黃德功才下令騎兵營跟隨戰車殺向對方的營地,步兵跟隨在後。
而上游的河壩也被揭開了一道口子,索性時間不長,不然在地勢平坦的草原上,再堵下去還真就堵不住了。
後方的營地中,也只有兩萬多扎薩克部的老弱,和無數的牛羊馬匹,能騎馬逃走的基本上都逃走了,剩下的都是無力騎馬的。
對於逃走的扎薩克人,黃得功並不在意,沒了牛羊,沒了帳篷,沒了那些生活器具,那些人根本無法在野外長時間生存,最後要麼回來投降,要麼死在外面的荒野。
對於那些沒有能力逃走的老弱,黃得功也沒有殺掉,只是都關押了起來,然後便命人一邊打掃戰場,一邊清點戰利品,殺牛宰羊。
兩天後,追出去的蒙古騎兵就基本上全部返回,還抓回來了近萬俘虜,其中大多都是女子和少年,加上那日戰場上清點出來近萬具屍體,也就是說還有差不多兩萬扎薩克人要麼死在了追亡的途中,要麼逃走了。
看著連三萬俘虜都不到,其中大半更是十歲以下的孩童和五六十的老者,黃得功也是無奈之極。
其實他更想抓那些青壯男女,奈何天性使然,未戰就想讓這些遊牧部落直接放下武器投降實在太難。
典型的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掉淚。
這次俘虜的人口,黃得功並沒有賞賜給土默特部的那些頭人,而是將其區分了一下。
那些老者都驅趕到了山裡讓其自生自滅,低於車輪的孩童則是單獨關押,準備將來教授他們漢語漢化。
十歲以上的女子則是賞賜給土謝圖部這次立功的騎兵,男子則是編入兩個騎兵營中。
最後足足有五千土謝圖部的騎兵獲得了女人賞賜,不但如此,明年還要給他們每人在賞賜次一塊草場和牛羊帳篷以及其他的物資,就是他們的家人也會接到漠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