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服氣,有個年紀大一些的老秀才出了個百年難解的算術題,這下倒是把劉青松難住了。
林安然聽著卻想樂。
沒想到這個古代就有雞兔同籠的方程題了。
她扭頭看著封晟,心想若是封晟答不上來,她便替他回答,再告訴眾人自己所學都是封晟教的,應該不會有人懷疑。
封晟卻在沉思片刻後,立即說出答案。
老秀才不禁露出驚奇的神情,感嘆一句。
“神童呀,這一道題,可是前翰林院之首張之禮的題,一般人很難解出此題,且此題若是拿不到張大人的題記,肯定不會知道這題。”
一旁的劉青松聞言,立即叫嚷,“這封晟肯定看過此題。”
那有些德高望重地老秀才卻出面解釋,“張之禮的題記只有一份,且是孤本,不巧的是那本書就在我手中,所以我可以斷定,封案首是今天才聽見此題的。”
在場有不少學子是認識老秀才的,自然更相信他的話。
且他們也從未聽過此題,剛才一番算解,差點絞盡腦汁。
可封晟短短片刻就能回答,且還能答對,一下子將眾人心裡的那點懷疑全部打消。
接下來又是策論程文以及一些作答,劉青松全都敗下陣後,倉皇而逃。
封晟獲得一種學子們的讚賞,再也無人質疑他的學問和名次是作假而來。
不到半天的功夫,府案首在客棧以一敵百戰勝眾多學子的訊息不脛而走,讓他名聲大噪。
貢院裡的張學政他們聽見這個訊息,紛紛樂了。
馮元笑道,“也不知道是哪個學子,不知天高地厚要去和封晟比試,那小子雖然年歲淺,卻是肚中有墨之人,且想法老成,一點也不像是乳臭未乾的小子,連我都不敢說能比過他的學問。”
張學政聽著,心裡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在兗州出了這麼一個奇才,日後必定會大放光彩,而他作為兗州省府的學政,選拔出如此出類拔萃之人,皇上知道定會高興,沒準他就能調任回京。
但張學政擔憂的是,封晟的性子太過剛烈,就像是解決榜下捉婿一事,他的舉動就顯得不那麼成熟了,這樣的人若是一直這個脾氣,恐怕入京為官,無法融合官場啊。
馮元的話,張學政一句也沒聽進去。
不過其他幾個教學官都開始關注起封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