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業聞言一笑,解釋道:“私塾裡好些人去年都下場了,只有經過這種考試才能知道自己的水平所在和不足,本來都是小考,早些考過了也好掙到秀才功名,不然連科考的資格都沒有,還讀什麼書?!”
北燕國的科考制度,和林安然所瞭解的有些相似。
只不過北燕國科考內容更活泛一些,並非死記硬背的八股文時代,北燕國重策論輕詩賦,考生共要考法令算數以及書法文才和策論五樣,可以說策論程文是中不中舉的關鍵之處。
學子們上了私塾還不夠,還需要考得秀才功名,秀才功名又要經歷縣試、府試和院試,三關都過了才由本省學政宣佈發紅榜單告示眾人。
當然,考上了秀才還不夠,那才剛剛一隻腳踏入了科考的大門,秀才們要繼續苦讀,然後參加鄉試、會試和殿試,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才能考上進士功名,光宗耀祖。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很順利,場場考試都輕鬆過關。
有些人考了一輩子還只是個童生,甚至連秀才功名都得不到,可以說,科舉考試難度非常大。
如今封晟才十歲,林安業十三歲,兩個人這麼年幼就急著要下場,林安然才會如此驚訝。
封晟瞧著林安然那模樣,道:“你放心吧,縣試是來年二月,我和安業還有大半年的時間溫書備考!”
林安然輕瞥了一眼封晟,好似大半年過了就能考上了一樣。
科舉考試若是那麼容易,豈不是人人都能讀書科考了?
林安然怕一次沒過,打擊他們的信心,委婉的勸說一句:“你們要不要再等一兩年,這麼早下場萬一不過,你們從此一蹶不振怎麼辦?”
林安業笑著看向她:“小妹,你也太小看我們了,我和你晟哥哥哪是那麼容易受挫的人,再說了,考過了那封晟就是十一歲的秀才,舉國上下也找不到幾個,不比過幾年強嗎?總之你放心,我和你晟哥哥對來年下場很有信心!”
十五六歲的秀才好找,十一歲的秀才卻稀有。
若是封晟能夠考中,將會一舉成名,甚至會被最上面的那位注意到,同時整個泗萊縣的學子都有可能出名,所以這也是林安業和封晟急急下場的緣故。
林安然是沒想到,三哥和封晟還有這樣的野心,不由得朝著他們豎起大拇指。
“你們倆都是狼人!”
封晟好奇問道:“啥是狼人?”
“比狠人還多一點!”
林安業他們頓時笑了起來。
“小妹,你這比喻,也太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