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頃,太玄殿裡響起了道士誦經之聲:“.爾時。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玉清天中。與十方諸天帝君。會於玉虛九光之殿。蕭彌羅之館。紫極曲密之房。閱太幽碧瑤之笈。考洞微明晨之書。交頭接耳。細議重玄。諸多陪臣。左右踧踖。天尊晏坐。朗誦洞章。諸天帝君常吟步虛。綵女仙妹。散花旋繞。復相引領。遊戲翠宮。群仙導前。先節後.”
誦經聲渾厚,振聾發聵,迴響在大殿之上,趙一山很快沉浸其中,感受著渾厚的聲響帶著一股奇異的力量進入到身體裡面,這股力量沿著身體的經絡在遊走,偶爾在某個地方停留一下,一種舒適的感覺傳遍的全身。
正當趙一山沉浸其中之時,渾厚的誦經聲停止了,不得不從這種狀態中出來,便聽到餘觀主說道:“今日誦經完畢,誰在修行中有疑問可以向我提出。”
元福問道:“觀主,我修習《玉樞經》,以此經引天地元氣入體,完成聚氣,現在我已經修習到聚氣後期,但是反覆修習《玉樞經》效果甚微,不知道我是否到了瓶頸。”
餘觀主讓元福到他的身邊,把脈過後,說道:“元福,你修行資質尚可,可惜修習此經過於急進,有不少元氣逸散到竅穴的周圍,想要更進一步需用導氣之法收攏逸散的元氣,此法你可到元道處借閱。”“謝觀主指教。”
元福之後,元明問道:“觀主,近日我靜坐修行,感應天地元氣如漫天繁星,聚於身側。感應身體中有四十三處竅穴存在,且可觀想其形。我是否可開始聚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餘觀主點頭道:“你已經能夠清晰的感覺到天地元氣和自身的竅穴,可以開始聚氣的修煉了。”
此時,元德問道:“觀主,自從開始修習《北斗經》之後,有諸多不明之處。此經有言:凡人性命五體。悉屬本命星官之所主掌。本命神將。本宿星官。常垂蔭佑。主持人命。使保天年。”
“此經又有言:北辰垂象。而眾星拱之。為造化之樞機。作人神之主宰。宣威三界。統御萬靈。判人間善惡之期。司陰府是非之目。五行共稟。七政同科。有回死注生之功。有消災度厄之力。上至帝王。下及庶民。尊卑雖則殊途。命分俱無差別。”
餘觀主,想了想答道:“元德,你已經開始銘元境的修行,我也只修行到銘元圓滿境,能給予你的指點有限,我便將自己的一些修行體悟給你講講吧。所謂銘元,是將聚集在自身竅穴中的元氣化為液體,與自身竅穴達到共生的境地;在銘元的過程之中,需觀想星辰,確定自己的本命星辰,借本命星辰之力達到銘元的最高境界;而《北斗經》,可助你確定本命星辰,誦讀此經,同時觀想星辰即可。”
元德提問之後,餘乘龍見再也沒有人提出疑問,便道:“今日早課結束,元精看守菜園,元武帶著元山做一日知客,其餘人都散了吧。”
待眾人離開太玄殿,餘觀主對元武說:“元武,你在入觀之前是武林高手,熟悉人體脈絡,元山幼小,修行天賦卻是上佳,你以後可教習元山人體脈絡,讓他能更快的修行。”
元武,咧咧嘴說道:“觀主,你放心。保證教會這個小子,我一個人打坐唸經都煩死了,有這麼一個小子,我肯定上心教他。”
餘觀主說道:“只許你教習人體脈絡,莫要把江湖習氣也教給了元山,你記住了,不然有你好看的。”
元武嘿嘿一笑,顯然不把餘乘龍的話放在心上。餘乘龍離開後,元武便坐在了餘乘龍的蒲團上,對著趙一山說道:“元山,過來,我給你說說怎麼做知客。”趙一山沒有多想便走到元武的身旁。
“元山啊,待會兒有施主過來上香,多少會給點香油錢,你呢就要負責記錄施主的姓名、籍貫,一天下來還要把收到的香油錢清理好,然後交給元道,聽清楚了。”趙一山回道:“明白了,元武前輩你做什麼呢?”
元武正了正身子,說道:“我嘛,負責維持秩序,如果有誰搗亂,我上去就是一拳,嘿嘿。”
趙一山心裡一想,就明白過來,元武這是要當甩手掌櫃,讓他來做所有知客的事情,看來不能指望這元武前輩了。
喜歡修羅山請大家收藏:()修羅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