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鶯鶯傳> 第135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5章 (1 / 3)

清明, 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其他節氣一般都是反應了一念之間天候的變化,用以安排農事最好。但是清明又有從二十四節氣中脫穎而出的, ‘春分後十五日, 鬥指乙, 則清明風至’,不只是清明, 也是清明節。

清明節歷史沿革到如今, 各樣風俗活動可多, 且南北不一各地不同, 其中較為普遍的便有禁火、掃墓、踏青、蕩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其中有一樣拔河, 最是熱鬧,每年揚州郊外都要舉辦,趙芹芹最喜歡看,每年都要拉著一家人一起去觀看。

今年的拔河戲有好幾場,各處衙門、漕口、衛所、鹽商護院,總之是組成了好幾個不同的隊伍。就在清明節這一日, 彙聚到揚州城郊,互相比劃了一番。最終對決的時候是鹽商護院和漕口子弟, 都是狠角色!

趙芹芹拉著趙鶯鶯在一旁看著,拍手歡呼,趙鶯鶯看她那一股瘋勁兒, 似乎是要把手給拍腫了!不過她沒有阻攔趙芹芹,這種眾人歡喜的場面, 有什麼好阻止的?反正她看的也頗為激動。

原來在皇宮的時候宮女也會組織拔河,只不過機會不多,非得是哪一年太後格外高興才成。趙鶯鶯上輩子在皇宮十幾年也只遇上過兩次,而就是這兩次,她也不算是拔河宮女中的一員。畢竟拔河比的是力氣,挑選的都是格外健壯的宮女子。趙鶯鶯是健康,可一點兒不健壯!

當時她就頗為喜愛拔河比賽了,只不過現在看民間的就知道皇宮裡宮女子拔河有多可笑了。到底是行動坐臥皆有規矩的宮女子,如何能太過粗魯?所以到最後,大家都還是有一股子斯斯文文的勁兒。哪像是今日,看一個個拔河的漢子,面目都變得猙獰起來,看的人振奮!

拔河完畢,取勝的那一隊有揚州工商個協會湊出來的禮物,每人都有獎賞——金銀、布匹、酒之類,總之是有吃有用還有的花。其中還有一份特別的禮物,那就是玉佩,玉料說不上大好,但也過得去了。

這卻不是讓他們附庸風雅用的,而是讓他們在踏青女孩子中送出去。這一舉動來自於市井‘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而女孩子這邊使用木瓜是有些不妥的——這個時節也不見得有木瓜。所以都是用繡了木瓜的荷包作為代替。

因為是得來的獎品,所以這些玉佩比一般的玉佩還要有體面。只要送出這玉佩,一般來說,在姑娘們那邊就無往而不利,必定能還回一個繡著木瓜的荷包了。不過事事總有例外,趙鶯鶯看到擺在自己面前的玉佩的時候,就只能輕輕搖頭了。

這一次奪魁的是漕口那邊的人,漕口就是漕幫。雖然是一群草莽江湖人,底層漕幫眾也混的很苦。但是漕幫上層就完全不同了!漕幫自古經營著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的分潤有多少,誰不知道?

現在改漕運為海運,卻依舊沒有能撇開漕幫的人。應該說撇不開!從南到北的漕丁人口實在是太多了,又都是青壯年,一下斷了他們的生路,到時候可真是會鬧得天下大亂的!

所以漕幫的人手都匯入了海運,依舊一樣滋潤過日子。特別是上層的大佬,賺錢、抽成等依舊做的純熟。就是整個揚州最風光的大鹽商,和漕幫也只能說是合作關系而已。若真是惹毛了漕幫的人,人家卡著運輸,有的是辦法讓鹽商有苦說不出。

今日能露臉代表漕幫參加拔河賽,這些年輕後生必然不是漕幫最頂級的‘衙內’。那樣的衙內哪裡會做這種事,一個個的每天訓練恐怕都受不住。但肯定也不是底層漕幫,說到底這還是一個露臉的事情,哪裡輪得著他們呢。

所以這些人,要麼是漕幫中層的現任,要麼就是中層的子弟。

可別小看漕幫揚州漕口的中層!要是實權派,就是那種自家掌管著幾艘船的,中間得利不比穩定經營幾家生意興隆的鋪子來的低!

梁清河是這一群漕口子弟中領頭的,他們家正是這樣一家漕口人家。他爹手上有三條船,他是他爹唯一的兒子。說起來他在漕幫內相當吃香呢,有的是漕幫人家要把女兒嫁給他!若是圖家裡清靜穩妥,他比幾個少當家的還要好!

今日出來露臉拔河,拔得了頭籌之後,所有兄弟都商量著要把玉佩送給誰。要是本有相好的了,那自然是不用發愁的。但更多的是心無定所的,開始笑嘻嘻地品評今日來踏青的青春少女。

“清河哥,你送誰?”

梁清河輕輕哼了一聲:“還要你們來管老子?看見沒有那邊那個穿粉色衣裳的姐兒,嘖,比宋大哥他小妹還好看。我這就去把玉佩送她,換她的木瓜荷包。要是看的對眼了,明日就請人去提親。說不定今年你們就能吃上我的喜酒了!”

漕幫到底是江湖人士出身,說話做事充滿草莽氣。梁清河這樣說話,這些年輕後生並不覺得哪裡不對,反而覺得句句都合情合理。於是大笑道:“那你就去,只不過聽說好看的姑娘心氣都高,說不定你換不來木瓜荷包,最後只能灰溜溜地回來!”

梁清河人年輕,受不得這個激,嘴一撇,轉身就去攔那粉衣裳的姑娘,伸出手把玉佩放在了人身前:“姑娘,這玉佩送你。”

趙鶯鶯看著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的玉佩,有些措手不及。抬頭看穿著黑衣裳的青年,他倒是笑的爽朗。頗有些尷尬道:“這...對不住。”

說著轉身就要走,但梁清河哪裡敢讓她走——之前在夥伴那裡海口已經誇下了,如今趙鶯鶯別說回禮了,就連玉佩都不肯收下。他要是就這般灰溜溜回去,能被那群小子給活生生笑上半個月。

梁清河可比趙鶯鶯靈活,在趙鶯鶯轉身走之前,他已經提前攔在趙鶯鶯之前了:“這有什麼對不住的,我中意你,你收下這玉佩就是了,還有別的事兒?”

趙鶯鶯臉色通紅,值得故作鎮定道:“我沒有準備荷包,如何能收這個禮。”

真實的情況是,她就算準備了荷包也不會收這個禮。畢竟她又不喜歡人家,做什麼要給回應。如今這樣委婉說明,其實是為了給對方一個面子,兩邊都好下臺而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