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遠揮動手臂,氣勢豪邁地說道:“我們的祖先事先推測出秦皇帝的意圖,於是帶著族人和追隨者出逃。在一個高人的護送下,他們來到了這個地方,經過兩千多年的繁衍生息,終於造就了這麼大的一個國家!”
郝仁問道:“貴國現在大約有多少人?”
陳思遠伸出一個巴掌:“你猜猜!”
郝仁故意出乖露醜:“五萬?”
陳思遠大笑:“你再猜!”
“五十萬?”
“五百萬!”陳思遠傲然說道,聲震屋宇。
郝仁和宣萱、梁雨對視一眼,都禁不住想笑。外面的華夏國一個地級市人口都要比這裡人多,說陳思遠是井底之蛙一點也不冤。
“貴國的人口真多!”郝仁言不由衷地說道,“你老還是說說周英烏託邦的來歷吧!”
“好的,我們言歸正傳!”陳思遠繼續剛才的話題,“我們的祖先進了這裡之後,仍然採用’周‘這個國號,並一直沿用至一百年前,才改成現在的周英烏託邦。不,確切地說,我們現在這個國號的使用還不到一百年!”
“為什麼要改呢,周這個國號不是很好嗎?”郝仁問道,“就像我們華夏國,就很簡潔。而且烏託邦這個詞,我們就很陌生!”
陳思遠說道:“這事要從九十九年前說起。那一年,是大周明仁王三十一年。不知從何處突然冒出一股高鼻深目的夷人,攻入了我們的王宮。這幫夷人手持一種長杆,可以射出彈丸,中者立死。因為自從大周始祖來到此地,兩千年內無戰事,所以軍備廢弛,無論京城與地方,都只有尉衛和遊徼負責緝捕盜賊,所以戰事一開,我們吃了大虧。好在,明仁王與夷人達成和解,商議共理國事。於是,我大周就改成了周英烏託邦。”
陳思遠說到這裡,自顧自喝了一口茶。郝仁則趁這間隙整理了一下思緒。從陳思遠的敘述裡,他聽了出來,這是一件因為長期不打仗而造成的恥辱。大周國的老祖宗肯定是生在孟子之後,難道他們在進入這個空間之前,就沒聽孟子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嗎?
那種長杆,郝仁可以肯定,那是近代的一種熱兵器,應該是步槍吧!至於那幫高鼻深目的“夷人”,他們是來自哪裡呢?是地球,還是別的時空?
看到陳思遠把一口茶嚥下喉嚨,郝仁問道:“周英烏託邦中的’周‘字好理解,’英‘和’烏託邦‘就不知所雲了,還請陳伯給解釋解釋!”
陳思遠笑道:“’英‘字也好理解。因為那幫夷人自稱來自’英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