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張源所說,直到兩人吃完飯離開餐廳,肖晨和鄭可可都沒有出現。
顯然他們的目標都是在這次考評中拔得頭籌,所以各自尋找安靜的地方保持狀態去了。
陸雨和張源又閑聊一會兒,看時間差不多了便走向各自的考場。
因為只剩下一百多人,所以大家的考場相對比較集中。
第二個考評題目是“泡茶”。
與之前不同的是,每張茶桌前方都有一個小攝像頭,用來記錄所有應試者的一舉一動。
陸雨按照指引來到了自己的考評茶桌旁邊,看了看桌上的茶具……
除了幾只玻璃杯外,茶桌上並沒有多餘的茶具。
只有一個帶著溫度計的隨手泡、一隻簡單的小茶盒、一把小茶勺、一隻黑色的大碗、以及一把類似於微型掃帚的竹製工具。
茶筅?
在看到這個類似於微型掃帚的竹製工具之後。
陸雨輕輕點了點頭,他已經知道這第二道題目是什麼了。
果然。
不久之後監考人員便說道:“此次考評便是讓大家沖泡抹茶。”
抹茶……
考場內頓時便有不少人的臉垮了下來。
在這個世界,抹茶是東瀛茶的一種。
但在流行清飲的華夏卻並不多見。
可陸雨卻知道,抹茶其實是源於華夏的茶品。
在華夏唐代之時便有抹茶的記載,亦是被稱為碾茶。
因為彼時的茶都為“餅茶”。
所以需要在喝之前烘幹,並用小石磨細細研磨成粉末狀。
至宋朝時。
北宋的一些茶藝大師研製出了茶筅,用以調變抹茶。
也就是桌面上這個有些類似於掃帚的竹製工具了。
而且古人更是發明瞭“點茶法”,使得飲茶更具趣味和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