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說二十天能培養出足夠六百萬英畝土地使用的量。
林克搖頭說:“那還不夠。遠遠不夠!”他頓了一下,說。“別忘了,我們還有其它産品。”
弗洛林想了一下,說:“那隻能是建新的工廠了。”
新的共工廠?那需要的時間更多。
“如果搭建棚屋做廠房,行不行?”
“我們沒有土地,而且板房屋的環境太簡陋。”弗洛林思考了一會,說。“板房車間想要透過生産許可,難度很大。”
原來像微生物這樣的東西,在生産過程中的安全要求非常嚴格。不管這些微生物對人類是不是有害,都要求有絕對的措施保證微生物不會非人為控制之下流出外面。
所以工人在這裡面要穿著防護服,而進出需要透過消毒。連空調都裝了幾層吸附性超強的過濾系統。
既然這樣,林克只好說:“如果新建廠房需要多久?”
“從施工到經過審查獲得生産許可,至少要半年。”
林克沒想到會在生産産能上受到了限制。他想了一下又問:“有沒有辦法讓病毒的濃度增加?”
“可以是可以,不過那需要更長的時間,如果能在培養容器內培養多兩天,病毒的濃度應該可以達到三百五十到四百億每加侖。但是那會讓病毒的世代變成一百六十到一百七十個時代。”
按道理來說,病毒的複制,通常都是一變二、二變四不斷的倍增的。但在實際培養中,病毒的濃度越高,同時複制的病毒就越少,而且會有一些病毒死亡。
“那就多培養兩天。另外,薩克拉門託有沒有適合改造成我們的生産車間的廢棄工廠?”
多培養兩天,結果就能産能再次提高一倍以上。按照那個産量,長芒莧病毒應該足以供應一千兩百萬英畝。除非他們如後也只是想要單純生産長芒莧病毒,要不然就只能擴大産能。
弗洛林一聽,笑著說:“也許這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法。”
只要找到條件比較適合的,改造比新建要容易得多。他想了一下,說:“我會讓人去找一下,看有沒有廢棄的廠房或者倉庫。如果合適的,我們就買下或者租下。改造的話,需要的時間至少比新建工廠要少一半以上。”
“現在只能是那樣。不過接下來我們可能會有種類繁多的微生物要培養,也許我們需要建一個生産基地。你覺得什麼什麼地方合適?”
這些工廠的生産需要隨時得到科學家的指導,所以生産基地肯定要有科學家坐鎮。在什麼地方建生産基地,當然要問一下他們這些科學家的意見。
弗洛林似乎早已經有過考慮。
“其實最合適的地方,應該是南俄勒岡農場。但是那裡距離實驗室太遠。所以我建議你在薩克拉門託附近買一個小農場。”
林克點頭說:“我會讓人處理的。你也和科學家們談談生産基地需要建成什麼樣。”
“好。回去後,我就和他們開一個會。”
弗洛林知道這是要提前擬定以後生産基地會生産什麼樣的東西。如果貝尼漢斯公司想要繼續做生物技術,産品必須是多樣化的。生産基地必須滿足同時培養多鐘微生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