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美利堅資本貴族> 第二五零章 自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五零章 自信 (2 / 2)

那些酒莊透過祖輩常年累月積累起來很高的名氣和口碑。在擁躉吹捧下,那些葡萄酒就算是釀出了髒尿布味,也會被形容成非常文雅的特殊口感,依然價值不菲。

不過隨著葡萄酒市場的過寬,網路的出現,還有葡萄酒愛好者消費越加理性。品酒師的超然地位已經動搖。他們再不是能決定葡萄酒在消費者心中感官好壞的關鍵。

事實上,法國的葡萄酒想要進入美國市場,需要費煞心機。當上世紀七十年代,法國紅酒在一次盲品會上被加州紅酒掀落神壇後,加州葡萄酒就開始佔領美國市場。

加州葡萄酒因為精選完全熟透的葡萄進行釀造,酒香醇厚濃鬱,酒體豐滿。而法國的葡萄酒在盲品比賽失敗後,找了諸多理由。比如什麼氣候不好,他們該年度的葡萄酒恰好是品質最差的。

但是,直到他們在美國的市場份額萎縮到無法承受之後,他們終於幡然醒悟。但那已經是在二十一世紀了。

不過那個時候,波爾多的葡萄酒莊至少有七成在茍延殘喘,隨時可能會倒閉。這給了中國、俄羅斯、英國、美國的富豪或者明星們大好的入手機會。在幾年前,他們購買了不少的法國酒莊。

不過那些破産被收購,或者直接出售的酒莊,大多在法國是不入流的酒莊。主要是靠著著名的産區品牌銷售。那就像是木桶時代的葡萄酒。那個時代的葡萄酒,不管是那個酒莊,都只在酒桶標著大産區名。

直到上世紀初,酒莊才開始自己裝瓶銷售,建立起酒莊自身的品牌。而這個時候,葡萄酒莊的等級已經被劃分出來。

法國葡萄酒,好的大概也就是那些一二級酒莊。要說其他級別的酒莊品質有多好,還真就就難說。隨著消費者對紅酒的認知越來越深,而葡萄酒的酒牌也越來越多。消費者依然無法辨識那些外國出産的葡萄酒的酒標。除非了沖著名氣去的,要不然在同等價格的前提下,消費者肯定會優先選擇自己能看明白的。

當一個國家越是自信,對外國産品的名氣就會越不屑一顧。偏偏美國就是最自大的國家。她的國民也是如此。這對法國紅酒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訊息。

美國國內的體育比賽,很多會冠以世界的名頭:它就是全世界。它還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面對國際往來時,堅持使用英制制衡單位的國家。在介紹自己國內的東西時,似乎完全看不到世界其他國家一樣,總是說:“這是世界最……的”

而事實上,那些世界之最,早已經被人超越。當然也有用“之一”的代表一下謙虛之心,但這個“之一”,至少也是“十一個”之中的“之一”

說美國自大,本質上是自信過頭。美國人根本不覺得別人有超過他們的可能。

在這樣的市場,法國人想要靠名氣在美國傾銷葡萄酒是不可能的事。不過後來有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讓法國的那些酒莊多了一口氣多活了幾年。

那些年,中國開始成為奢侈品第二大市場。法國一些本來在自己國內算是普通的酒,在中國也可以賣出奢侈品的價格。

比如五大酒莊的副牌葡萄酒,當作金牌酒買。不過那個時候的中國土豪根本不懂。他們喝的只是名氣,也根本不在乎那些東西。反正那個時代的土豪喝葡萄酒是要加雪碧喝的。也許對他們來說,五塊錢的紅星二鍋頭更爽一些。只是喝那麼便宜的酒,會顯得掉價。

不過法國那些不入流的酒莊的好日子也沒沒能過多長。當中國的葡萄酒品牌建立起來後,培養出來的葡萄酒愛好者,也漸漸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頂級葡萄酒。

為了生存,他們從曾經的徒弟——加州的葡萄酒莊——學到一個道理,釀酒要用心。法國酒莊的釀酒指導師也開始關注葡萄的成熟時間,適當調整香果採摘期,以期能釀造出現代人更喜歡的濃鬱酒香。

而在那之前,法國葡萄酒莊的釀酒師只會按照每年既定的時間,不管葡萄是不是已經到了最佳的成熟程度,都會馬上採摘釀造。正是這一個做法,讓他們在新世界的葡萄酒産地慢慢威脅到他們。

他們是醒悟了,但市場也已經萎縮的差不多了。不少法國小酒莊破産了。因為除了法國本國之外,沒有那個國家會捧著他們,所有市場都被美國等新世界酒莊沖擊。

除了那些一級酒莊的名頭大的嚇人之外,實際上法國葡萄酒已經不再具有超然地位。事實上,最近十年的sc,成績最好的都不是法國紅酒。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智利南非澳洲和美國的加州葡萄酒都在sc取得非常驕人的成績。

有法國的前車之鑒,林克很自信,但他也並非自大。

他種植的葡萄,有神的眷顧,是世界上最好的釀酒葡萄。而在釀造時,聘請了世界上最好的釀酒師。同時也等到最佳甜度時才會採摘葡萄釀造。

他的自信,是來源於他有最好的原料,在釀造時做到了最好。

他相信,只要不是暗箱操作,他的葡萄酒能在大賽中取得好成績。而且那樣的大賽也不存在太嚴重的暗箱操作。因為所有葡萄酒沒有排名,只要分數到了一定程度,就得到相應的獎牌。如果所有參賽的酒都舉杯極高的水平,所有酒都獲得金牌也可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