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姐這是作何?”頤和郡主說著伸了一隻手,托住孟毓曉的胳膊,“我不過是同你閑聊罷了,怎得就把你嚇成這樣了?趕緊起來吧!”
孟毓曉遲疑了一下,就著頤和郡主的攙扶起了身,又重新坐下,只不過臉上的神色並不是太好。
頤和郡主瞧著孟毓曉慌張失色的模樣,微微抿了抿嘴,隨和地說:“三小姐怕是誤會了,我並沒有質問之意,只不過王爺與我親厚,我便對王爺的事情上心一些罷了,今日尋了機會同你說會話,倒也沒有旁的意思,不過是想暗地裡打聽一些你與王爺的事情罷了。”
“我?”孟毓曉頓了一下,掃了一眼頤和郡主,複又改了口:“臣女同王爺當真不是眾人傳道的那般。”
“是嗎?”頤和郡主笑問了一句,揚起的嘴角,明顯是不太相信孟毓曉的話,“我好歹認識了王爺這麼多年,可以說除了我哥哥和翰郡王,王爺便是我見過次數最多的男人了,以我對他的瞭解,他對三小姐可是相當的上心。”
“王爺確實救過毓媗兩次,那只是王爺宅心仁厚罷了,望郡主莫要過多揣測。”孟毓曉低聲說著,“說起來,毓媗還要感謝郡主您,若不是因為詩社,王爺也不可能看到毓媗做的詩,想必後來也不會對毓媗出手搭救。”
“感謝我?”頤和郡主微微擰了擰眉頭,又細細打量了一眼孟毓曉,見她說的認真,不像說謊,不由得又疑惑了一重。
“三小姐在詩社之前不認識王爺?”頤和郡主直直地盯著孟毓曉問。
“不認識。”孟毓曉抬起頭,輕聲說。
“這就奇怪了。”頤和郡主輕聲低估了一句,暗暗想了一下給自己帶話的人,又警惕地看向孟毓曉,“那你可認識吏部侍郎齊大人?”
孟毓曉趕緊搖頭,“毓媗從未見過齊大人。”
孟毓曉輕聲回答著,目光卻是緊緊打在頤和郡主身上,頤和郡主的神色告訴孟毓曉,這其中似乎隱藏著一件自己都不知道卻又跟自己有關的事情。
“郡主,可是有想不明白的地方,不妨說出來,或許毓媗知曉原因?”孟毓曉鼓起勇氣,試探性地朝著頤和郡主開了口。
“倒也不是什麼大事。”頤和郡主舒展開眉頭,看向孟毓曉,“我當初確實有意籌辦詩社,但畢竟身在宅院之中,又怎麼可能放手選拔有才之人,忽一日,齊大人給我遞了訊息,說王爺聽了一句詩句,寫得極好,恰巧又是出自閨閣之手,故此特意推薦與我。”
“這詩便是我作的那句?”孟毓曉詫異地看著頤和郡主。
頤和郡主輕輕點了點頭,看著孟毓曉詫異的神情,已完全信了她的話,“因此我一直以為你同王爺是相熟的,故此對你也格外的照顧一些,今日原是聽外面傳得風風火火的,我實在是按耐不住好奇才來尋你的,卻不想竟是我誤會了。”
頤和郡主說著不甘地看了一眼孟毓曉,又問:“三小姐在這之前當真不認識王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