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初音的確有大將之才,雷厲風行,果敢堅決,當真是巾幗不讓須眉。魚龍上人尚在閉關,她也不去驚擾自己的師父,選出二十多位修為較高的同門弟子帶在身邊,大部分印木宗的弟子則被留下看守印木山和白蠱堂。
白蠱族的幾座荒山上曾經數以萬計的斯剋韃金蟬如今只剩下最強壯的六千多隻,短短十幾日的功夫,金蟬們相互攻擊,實力較弱的同伴已經被清除幹淨。
在充足的蠱蟲供應下,金蟬的發育速度極快,現在已經度過了最兇殘的幼蟲時期,開始進入逐漸成熟階段。這個階段還需要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功夫。沐初音決定順其自然,絕不揠苗助長。
即便還沒有完全成熟,這六千隻斯剋韃金蟬也已經是一股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
除了這六千多隻屬於沐初音的金蟬外,還有幾百隻已經跟印木宗弟子對接的金蟬,如今都跟隨著主人,要麼準備出戰,要麼準備守城,一時間紛亂無比,難以盡述。
……
就在沐初音雄心壯志準備帶著印木宗解救黑蠱族和微蠱族時,遙遠的東方,道門南宗以及天然宗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圍攻須彌劍宗的戰鬥。
道門南宗的大道士之前都跟著李宏前往了東都,如今整個行伍中坐鎮的乃是青木真人以及半碗水何姑兩個巾幗英雄。
灰山道士浩浩蕩蕩,也跟了過來,一行人將須彌山圍了個水洩不通。
何姑、老竹翁以及不讀書也是第一次親眼看見道士們打仗,對他們步步為營的手法十分贊同。
因為沒有大道士坐鎮,第一波試探性的遠攻就取消了。取而代之的,乃是道門南宗的道士以及灰山道士們孜孜不倦地布陣。
起初是道門南宗的道士們,五個一群,在須彌山七百裡外的西面布陣。這些道士有的是蒼茫山出身,擅長五行法術。有些是玉清山出身,見聞廣博。有些是天闕山出身,專擅變化神通。經過短暫的商議之後,大家一致推舉由修為較高,名望也高的玉清山禦龍子和天闕山的潘暢兩個道士領頭,分配大家的任務。
這兩人是老相識,都跟著李宏歷經數戰,經驗豐富,當下也不推辭,就此操辦起來。
法陣按照蒼茫山最擅長我五行相生之法來安置。由蒼茫山的道士先按照火水土木金的順序設定出一萬零八百道最純粹的五行法術。然後按照五行的歸屬,再由其他宗門的道士在每種法術的上面加上四、五道攻擊心念,隔絕音場,阻擋劍氣的簡單法陣。
這些法陣合在一起成為第一道防線。每隔三百裡,留出一個陣眼,十二個道士一組,輪流值守。
道士們的手腳都不慢,很快就佈置出了需要的一半法術。這時候,玉清門南北總門長郭謙和郭金玲加入進來,帶來了數不清的丹藥,用以給道士們補充真元。
不僅是他們,臨出發前,錢火丹已經吩咐開啟庫房,讓這些小道士各自挑選了十顆自己最需要的補氣丹,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後勤補給充足的情況下,道士們布陣的速度更是加快了不少。
一日一夜之後,第一道法陣完善。道士們便往前突進了兩百裡,開始在各處高聳的山頭搭建簡易的攻擊性法陣,並在空中零星地佈置好了隱身、防禦的禁制。因為到了這裡,已經有可能會遇到須彌劍宗巡山的弟子,所以禁制用以撤退,法陣用以攻敵。
果然,在法陣搭建了十餘個之後,道士們迎來了第一波須彌劍宗的攻勢。不過須彌劍宗的人數不佔優勢,交手了十餘個回合後,就敗退回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