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飛滅> 第七十五章 崖山的提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五章 崖山的提議 (1 / 2)

追天道人果然如李宏所預料的那樣,帶著一群崖山道士從自己的藏身之地出來了。暫時放下已經佈置成型的巨大法陣,出來追趕狂魔。

追天道人沒想到李宏不用動手,竟然憑著三言兩語就能說動狂魔,然後讓他扭頭北去。既然如此,他一開始又何必畫蛇添足地跟自己鬥法一場?

撇下這些疑問,追天道人腳踩祥雲,追將出來,他一身紅色的道袍迎風招展,颯颯作響。

然而這一次,他顯然落在了人後。為了確保狂魔殺入東都,崖山已經是孤注一擲,所以追天道人關心則亂,只將眼光放在了東都,沒有注意到有人在東都北方不遠處也佈下了禁制。

隨著狂魔撞上一道屏障,北溟劍宗的數個劍陣也突然發動,浩浩蕩蕩地朝著狂魔追來。

北溟劍宗沒有殺魔稱神的野心,他們最想做的只是利用狂魔鏟除異己,最不濟也要確保讓姚不惑不能得利。所以思來想去,最後認定最穩妥的做法還是將狂魔引出東都,以防姚不惑在爭鬥中獲得最終的勝利。

只要狂魔離開了東都,聖火教就不能殺魔稱神,而且很有可能會被迫現身。到時候姚不惑或許就不得不跟崖山在東都以外的地方決戰,而北溟劍宗便能坐收漁利。

吳智經過反複推敲,覺得此計可行,也不得不行。尤其是聖火教的古神怪物出現在東都附近後,吳智意識到永遠也不能低估姚不惑的實力。而且自己聯絡了很久的悟山終於確定出山了。

不僅北溟劍宗想要坐山觀虎鬥,南明離火劍宗也想渾水摸魚。南宮奉天反應極快,在第一時間帶著門人趕上了北溟劍宗。他笑呵呵地對身邊的弟子說道:“吳智的後援總算來了!是悟山的道士。”

出手的確實是悟山道士。

姜明嶽半年前在天命殿外吃了大虧,回轉悟山後立即閉關鎖山,整頓教務。冷繼賢帶走了門中相當部分的中小道士,看似進一步分裂了悟山,其實也替姜明嶽省去了不少麻煩。

結玉子遭劫之後的悟山是一片混亂,百廢待興,但因為宋清平與石勝英的離去以及曲清秋的失蹤,悟山大長老只剩下姜明嶽、王宗德和駱清河三人,其餘悟山道士都唯他們馬首是瞻,事情反而變得簡單起來。

經過半年的休養生息,也隨著求真會元老們的加入,悟山恢複了平靜。姜明嶽是被毒蛇咬過的猛虎,但他不僅沒有‘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反而變得越加兇猛無畏。他在悟山冷眼旁觀,靜待天下大勢的發展,準備伺機反撲,姚不惑與聖火教正是他的首要目標。

狂魔的出現以及北溟劍宗三番五次的聯絡促成了姜明嶽的出山。

悟山道士在東都東北面舍下了禁制,乃是為了困住狂魔,然後驅使它前往聖火教總壇。在姜明嶽的計劃中,北溟劍宗應該可以驅使狂魔入甕。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北溟劍宗被崖山擋在了東都的北面,不敢寸進。

當初姜明嶽剛跟吳智接觸時,狂魔剛剛離開蒼茫山南下,北溟劍宗正在後面追趕狂魔,所以姜明嶽希望北溟劍宗將狂魔驅離東都,可惜還來不及將自己的計劃執行起來,崖山就逼退了吳智。

北溟劍宗雖然曾經氣勢洶洶地做出不惜與崖山一戰的架勢,但其實吳智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真跟崖山為敵。南宮奉天巴巴地請人去阻止吳智,其實正中吳智下懷,讓吳智猜到了南宮奉天的底線,知道他不肯打硬仗。但同時也藉此明白無誤地告訴外人,北溟劍宗與南明離火劍宗是真的聯合了!

一點小小的形式上的舉動,很可能造成遠超想象的作用,尤其對於人心的影響。

姜明嶽便是其中一個。他看到北溟劍宗與南明離火劍宗的聯合後,意識到現在的北溟劍宗或許能夠獨當一面,直到那一刻他才鼓起勇氣正面對抗崖山。於是一切都水到渠成,形成了眼前的局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