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顧縣令他想錯了,這個問題還真難不倒楊小寧,畢竟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楊小寧在21世紀看過刑偵電視劇啊。
於是,楊小寧說出了自己的思路:一手硬,一手軟。
硬的辦法是,警示,讓老百姓知道朝廷的決心。軟的一手是發動老百姓,實行有獎檢舉,檢舉的時候,錯了不罰,對了獎勵。
董新齊表示贊同他這個想法,但是顧縣令不同意。
沒有什麼過硬的理由,就是不同意。
三個人分成兩派,誰也說服不了誰,雙方就在這乾耗著,楊小寧自然也不會服軟,每天就是吃過睡,睡過吃。
這段時間,那些前陣子跑出去躲風頭的人販子們,看到縣城風平浪靜,以為事情已經過去了,就陸陸續續回來了。
這幾天裡,楊小寧曾經想給司馬攸寫信,狠狠的告顧縣令一狀,但是提起筆的時候,突然想到,自己第一次出來辦差,卻到處碰壁。
就只會告狀,豈不是如同直接告訴司馬攸,自己的能力不行?
於是,他又放下了筆。
看到董新齊關鍵時刻和自己站到了同一個戰壕裡,楊小寧對他的厭惡,少了很多。
但他還是很少找董新齊談話,主要是董新齊過來找他。
這天,董新齊又來了,扯了一會閒篇之後,他突然說道:
“成來侯,這幾天我一直在想一件事,今天總是有點想明白了,但還是不大吃的準。”
“什麼事?”
“顧縣令為什麼要那麼大張旗鼓?”
“你的想法是?”
“那我就隨便說說,說的不對,成來侯不要嘲笑。”
“不會的,但說無妨。”
“對於最後的結果,顧縣令是不在乎的,他所關心的,是過程,就是把動靜搞大,讓人知道他在幹大事,最好是京城裡都知道才好。”
董新齊的這番話,讓楊小寧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