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過繼給大伯的是司馬攸不是自己呢。
但是沒想到,大伯掛的有點早,司馬師死掉的時候,司馬攸才十歲。
這麼小的孩子,自然沒辦法掌權,為了保證家族權力的穩固,司馬師只好把權力傳給了弟弟司馬昭。
局勢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司馬炎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畢竟現在自己才是司馬昭的兒子,而司馬攸,只是侄兒了。
在權力的誘惑面前,是很少有親情可言的,為了奪權,連父子都能反目成仇,親兄弟就更不用說了。
加上司馬昭這個大嘴巴,隔三差五的表態,自己掛了之後,要將位置傳給司馬攸。
司馬攸和司馬炎這對同父同母的堂兄弟,互相之間的關係,就變的有點微妙起來。
當然,公眾場合見面的時候,他們還是客客氣氣,一付兄友弟恭的模樣,但是私下裡的接觸,基本上是沒有了。
司馬攸比較會做人,在朝廷上的威望很高。
他的威望越高,司馬炎的心理就越不舒服。
剛開始的時候,司馬攸還沒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後來逐漸變的比較識趣。
為了避嫌,不讓哥哥多想,很多拋頭露面的事情,他就不做了。
但是這次來看望楊小寧,是司馬昭指定他來做。
因為他來,具有更多的象徵意義。
楊小寧的爺爺和司馬攸的爺爺,是鐵桿戰友,這並不特別,如果僅僅只是這一層關係,司馬炎過來也行。
但是楊小寧的父親和司馬師,是鐵桿戰友,和司馬昭,最多是認識而已。
這樣的話,司馬炎過來,就沒有司馬攸合適了。
畢竟司馬師是司馬攸的爹啊。
司馬攸接到任務,並沒有推脫,因為這種祖傳鐵桿,必須要過來慰問一下,送點情感上的溫暖。
儀式感還是要講的。
何況,楊小寧的爺爺,當初倒黴的原因,是為了自己的爺爺仗義執言。
這種感情,又加深了幾份。
加之這個楊小寧,是剛從牢房裡放出的人,以前又是在農村,和官場上的人沒有任何瓜葛,哥哥應該不會有情緒。
所以,司馬攸就來了。
楊小寧抬頭看去,進來的這個年輕人,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司馬攸了,也就二十來歲的模樣,和自己差不多,身材挺拔,溫文爾雅,從氣質上來說,和曹髦倒是有幾份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