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民不聊生,莊稼地都種不了,但很多當地老百姓還是自動動員起來,為駐守的子弟兵們運送食物,家裡養有雞鴨的也宰了給解放軍吃。
盡管生活艱苦,但大家對解放軍的態度是非常鮮明的!
到家後,周嬸子齊嬸子第一時間把這資訊透漏給楊小娥。
周嬸子道:“珍大嫂她媽說,駐守她們村子的解放軍同志,吃的是鹹菜就白米粥呢,可憐了,她家搬走那天把家裡養的豬都宰了給解放軍吃了。“
齊嬸子滿臉憂心,嘆道:”聽說三分之二盡是十七八歲的軍娃娃,正長身體,吃不飽,能有力氣上前線嘛。”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整天吃玉米粥就鹹菜咋個保衛山河?
楊小娥略一思忖,便拿電話給助理小龍撥過去,喊速速來家裡商議大事。
小龍這兩天請了挖土機,給從老百姓手裡買到的耕地打地基,接下來正式動工建小區,接著電話騎摩托車急呼呼跑來了。
坐下手捧著周嬸子端來的水杯,才喝了一口,聽到楊小娥的提議後水噴都出去了。
“小娥姐,你,沒說胡話?“小龍一臉的不敢相信。
楊小娥俏臉認真地點點頭。
小龍忙將白瓷杯擱桌子上,拉椅子挨著她坐,“五千可不是小數目啊,之前買地基花你個人花兩萬,接下來蓋小區的錢,幾千幾千買材料加起來,就算你跟建軍哥一起aa,每人也得好幾萬啊!“
小龍是助理,幫著跑楊小娥各種事宜,包括趙姨鹵味和工作室的分紅,一月收入多少都清楚得很,小區地基買下來了,接下來每天都燒錢,直到把小區蓋好了賣出去才能回本。
還每個月提現五千塊用於購買肉類大米運到河灣縣,手裡再有四五萬,也經不住這麼燒啊!
但楊小娥心意已決,一想可能在河灣縣作戰的張振國,每天只吃玉米粥跟鹹菜,吃不飽,咋個有力氣跟敵人拼?
這心裡跟被針紮了一樣,難受得很,不做點事只會更寢食難安。
周嬸子過來勸,“小龍,你就聽小娥的話去做吧,往後的事情再說。”
齊嬸子也道:“也就這倆月,咬咬牙就過了,大不了,不是還有銀行能借錢嘛。”
也就這樣了,建小區工作總不能到一半沒錢就停工吧,沒錢到時再想法子了,或借貸款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