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買了小汽車,親戚又在廣州那邊,那可是改革開放後發展比較好的一個城市,所以各地小吃均都出現在街頭巷尾,魏大勇自然也吃過名為天津灌湯包的包子,雖不曉得味道到底正不正宗,可朱老闆這個灌湯包比人家的弱太多了。
但不好吃你也要吃下去啊,不曉得這年代最缺乏的就是糧食了麼,你吃一口還讓人怎麼吃,難道丟了不成?
楊小娥一記眼神示意過去,魏大勇就坐在她對面,接受後拿筷子又吃了起來,這次嘴裡的話稍微中聽一點,“不過還是挺好吃的,能賣出去。”
“那到底是好吃還是不好吃呢?”朱老闆在旁邊都急了,這小夥子講話拐彎抹角的,他一個就讀過二年級的人完全參不透啊。
楊小娥把包子吃完後,問,“朱老闆,咱們南方人,你咋個想到做灌湯包的呢?”
此時大中午的沒客人上門,朱老闆索性拉了把空椅子坐下來,道:“不曉得你有沒看到剛才買包子的兩位小妹子?”
楊小娥點了點頭。
朱老闆接著說:“那個卷頭發的小妹子,上個月來我這裡買包子的時候,問我有沒有灌湯包,我說沒有,也好奇啥子事灌湯包,她就簡單跟我說了一下,完了呢,我想著既然有人問,那應該就是有需求量,就做一下試試。不過試了好多次都不成功,本來想著放棄,可後來那小妹子過來買包子,又問我灌湯包啥時候有,我這心裡一熱乎,就又開始倒騰了。這不,今天倒騰了四五個灌湯包。哎,幸好我剛才沒有把灌湯包賣給她,不然,不好吃不得失去客人了嗎。”
“她這麼喜歡吃灌湯包?”
“是啊,那個卷頭發的小妹子,每次來買包子,一開口就問我有沒有灌湯包,剛才也問了呢,我想了一想,心裡還是沒底氣,就沒賣給她了。”
“她是北方人?”
“這個就不曉得了,不過,這小妹子倒是第一次看見呢,應該不是咱縣城的人。”
張家沒有親戚姓董的,所以董老闆只可能是張香香的同學,但是喜歡吃灌湯包意味著可能是北方人,這就有點難以理解了。
不過董老闆店鋪裡賣的均是廣州那邊流行的衣服,比如健美褲,喇叭褲,文化衫這些,說明她可能是從廣州那邊拿貨,而魏大勇去過廣州吃過那邊的灌湯包子,所以董老闆也極有可能是從那邊愛上這口。
這麼理解就合理了。
張香香現在腦袋瓜瞧著正常了,自己也不再屬於張家人,但如果她再想方設法的找自己麻煩,那楊小娥是絕對遵守你欺我三分,我還你一寸這個原則的。
朱老闆面色期待,問,“楊老闆,你吃出啥子來了不?能不能給點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