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起初不自然過後,竟還理直氣壯道:“自然,朕的妻子,除了朕,無論誰都不能太親近。”
知漪只能輕笑敗倒。
“哎呀,皇上快,快攔住,大寶寶要爬下去了,惜玉,嬤嬤……”知漪眼神晃開,忽然一急,原來剛剛宣帝隨手放下的兩只得到自由,已經在興奮地爬來爬去,大寶寶甚至爬到了榻沿,小臉上盡是天真興奮的笑容。
他們學會爬已經有好些天了,這項技能如今十分嫻熟,速度還挺快。宣帝一個跨步之下,懷中夾的二寶還沒放下,兩隻手又一手一隻的極快拎起了大寶和三寶。
大寶三寶不安分地蹬著小腿,被宣帝放在膝上,二寶張開小嘴秀氣地打了個哈欠,一點也不介意自己此刻被橫夾在腰間的姿勢。
知漪本想去幫忙,可見宣帝這身上掛了三隻寶寶的姿勢和難得有些無措的神情,立時轉頭掩唇,不多時還是輕輕撲哧一聲,忍不住輕笑,肩頭聳動。
“嗚……叭~”這是小公主自得其樂吹泡泡的聲音。
“呀呀,涼,夫夫……”這是大寶寶在運用剛學會的字詞,同時有力的短小四肢還在堅持不懈地掙紮,宣帝微一鬆手,他就立刻活力十足地噠噠噠朝知漪爬去,然後再被抓回。如此反複幾次,大寶還沒累,宣帝倒先感有些身心疲憊了。
他這大兒子……精力確實有些太好了。
“皇上,讓奴婢們幫您吧。”徐嬤嬤滿臉笑意上前,對面前的情景再滿意不過。
從最初擔心宣帝對自家小主子産生不該有的情感,到如今時常在知漪面前維護宣帝,徐嬤嬤的心情不得不說隱約有種“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順眼”的過程。
宣帝對知漪如何,她作為將知漪一手帶大的嬤嬤,自是看得再清楚不過。本來她早該出宮養老,以前是因著知漪不願出,如今又惦記上了小皇子和小公主,心心念唸的話兒變成了要看著小小主子們長大。
知漪早已將她當成半個阿嬤,也從不拿徐嬤嬤當宮人使,在鳳儀宮中就算是憐香惜玉平日處事也定要顧及徐嬤嬤。徐嬤嬤性子也從未變過,即便被知漪如此看重,也從未倚老賣老,只每日一心服侍著她和小皇子小公主。
“再過一個多月就是寶寶們的周歲宴了。”等寶寶們被帶去休息,知漪拿起方才宮人獻上的名冊,勾畫一陣,“皇上看看,這上面的人可有缺漏?”
宣帝將名冊和人一併接過,一目十行下掠過名單,朱筆一點,“還需加上景承和東郭璃二人。”
知漪怔住,隨即大喜,“景承回來啦?還有璃姐姐,璃姐姐不是被皇上賜為女侯了嗎?皇上允了她離開封地?”
“朕又如何能不允?”宣帝挑眉,“景承特地傳信給朕,若朕不讓東郭璃回京,他便跟人一同住在封地上了。景承為信王世子,若他長住別地不歸京,朕從何處找個世子來給信王?”
景承自小就聰明早慧,從不讓信王太後等人操心,而景旻和他比起來闖的大禍小禍就沒斷過。不料長大後,做出更為驚人之事的卻是一直安安分分的景承,都敢直接用世子之位來威脅自家父王和皇叔了,宣帝當時收到信後可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怒。
好在東郭璃雖被封為女侯,但在這男子為尊的社會還不足為患。她對宣帝和知漪都抱有感恩之心,是斷不可能做出背棄謀反之事,即便讓她回京和景承成親,讓其兄弟代為掌管封地,也不是不行。
“平日老實的人做出的事,往往才更讓人震驚。”知漪輕笑,故意道,“所以說,皇上可少戲弄些人,不然……某些人爆發起來,怕是更要嚇皇上一跳。”
心知知漪是在說她自己,宣帝握住那柔軟小手在唇邊一吻,沉聲含笑,“朕豈敢,世人皆知當今聖上懼內,酣酣難道不覺得,是你該對朕好些嗎?”
……
七月九,初納晚涼之際,宮內依舊被籠在一片落日的橘紅之中,映染得來往官員臉上喜意更甚。今日正是皇上二子一女的周歲宴,早在三胎降生之時,他們皇上就為此大赦天下,由此可見皇上對這三個皇子皇女的的重視。
宮中向來是子憑母貴,這兩個小皇子和小公主投生到皇後腹中,當真不知是幾世修來的福分。而且皇後有了二子一女傍身,自此帝寵更甚,地位也只會愈加穩固。
畢竟是大喜事,今日宴席人員齊聚,幾乎滿朝文武有些份量的官員都到了。慕大學士和慕老夫人並莊府幾人都被安排在座位前列,信王一家也得到了眾人矚目,矚目的自然是宣朝自開國以來封的第一位女侯——東郭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