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楚館
原地紮營暫歇一宿,第二日太醫便帶著人匆匆趕去了蘆花村和羌縣。毒似乎是從蘆花村傳出的,宣帝依照之前的安排留下了常英和郭博涵調查此事,先行回了榆城。
知漪依依不捨地同這群野鳧告別,它們雖然很是喜愛她,但也不願意就此折翼成為她身邊的愛寵,只能在這雲陽江邊告別。
慧覺大師倒沒有再次離開,似乎早就和宣帝商量過,一直留在了行隊中,得知此事大多人都比較高興,時不時便會有人求見,期望得高僧幾句點撥。
知漪被服侍回輦,遠遠坐在一角躲著宣帝,她還記得昨夜一時不小心說漏嘴的話,頗覺心虛。宣帝後背的疤是太後偶爾和她說過的,那好像還是六歲時的事了,後來有一次留宿宸光殿時不小心瞄見過,還曾好奇地盯著看了許久。那時知漪自然沒感覺,現在懂得了男女有別,想著便不自覺有些不好意思,所以才不敢說出來。
難得一早起來案上沒有擺放奏摺,宣帝正在緩緩品著香茗,偶爾不經意瞥一眼角落的小姑娘,眸中閃過笑意。
不過小小一逗,就嚇成這般,竟不知膽子這麼小。
夏風習習,水流拍激江岸,夾著水汽的風濕潤涼爽,撲面而來時讓人只覺一股通身的舒爽。知漪無聲間趴在窗邊的小案上,享受著這夏日清涼,不一會兒就放鬆下來,閉上眼睛狀似熟睡。宣帝微微搖頭,自禦輦一角取下披風給小姑娘蓋上。
感受到熟悉的氣息,知漪一彎唇,並未睜眼,心道還是宜樂姐姐教的方法管用,皇上應該很快就會忘了這件事吧。
昨夜得了宣帝要回來的訊息,榆城知府一大早就率人守在門口叩首迎接,一路跟去行宮,有心想要解釋自己與這次中毒事件毫無幹系,但看著宣帝冷如冰霜的臉色還是一句話沒敢說,直到宣帝進了書房半刻鐘後有人來傳才理了理衣袖,想著自己得知的那些訊息,只求能將功補過吧。
蘆花村的位置說起來該是同屬榆城和羌縣管轄範圍內,榆城知府平日之所以有意無意忽視它,正是因為羌縣縣令背後有個南江總督薛海。薛海身為總督當然幹淨不到哪去,就知府所瞭解,他這幾年似乎常常同海外來的商販有聯系,這點就大有古怪。
定了定心,知府正色邁過門檻。
知漪望著書房門前朝臣來往,於廡廊下頗為無聊,她總算了解璃姐姐說的那些話了。身為女子若只能待在房中繡花彈琴,相夫教子,不得見外間風景,那樣的一生的確無趣之極。
雖然她自小就沒受過那麼嚴的禁錮,無論想做什麼阿嬤和皇上一般都會縱容,但無論在宮裡宮外,只要是這種情況,她就應該乖乖待在外面,不能打擾。
這個,似乎就是皇上和自己的區別吧。小姑娘無意識用手指在廊柱上畫著圈圈。
“小知漪。”肩上忽來的重量讓知漪差點倒下,又被來人接住,“心不在焉的,才分開這麼一會兒就在想你家皇上了嗎?”
宜樂笑盈盈的臉龐很有感染力,讓知漪瞬間就忘了剛剛短暫的不快,“宜樂姐姐,我們出去玩兒吧。”
“嗯?”宜樂猶豫會兒,很快展顏,“也好,上次和景旻還沒逛夠榆城呢,榆城柳巷裡有一家留香閣,裡面的小曲兒尤其好聽,可想去?”
“走。”知漪動作很快,迅速換上男裝束起長發,讓惜玉憐香隨意做了些偽裝,同宜樂一起帶著婢女和侍衛便出了門。
可憐的景旻還在呼呼大睡中,就被兩人拋在了腦後。
俗語有道“花街柳巷”,這榆城柳巷說起來自然也不是什麼正經去處。宜樂向來膽大,對這些毫不在意,但在入巷前還是仔細詢問了一番知漪,確定她知道含義才將人帶了進去,並笑道:“其實留香閣倒不完全屬於煙花之地,裡面大都是清倌,老闆做的也並非是皮肉生意,閣內裝飾別致高雅,倒有些像京城的清音坊,只是恰好選在了這個地兒而已。”
宜樂話語間沒怎麼避諱,這也是知漪同她交好的緣由之一。無論是太後皇上,還是東郭璃和幾位哥哥,對待知漪總會時不時拿出對孩童的態度,一旦涉及到某些話題便會避及她。而宜樂,直接帶領知漪見識和領會了不少這個年齡渴望瞭解的一些事情。
知漪一指兩旁那些緊閉的精緻小樓,“這些就是書中所說的青樓?”
宜樂點頭,“現在清晨剛過,裡面的人想必也才休息呢,青樓白日一般是不開門的。”
青樓與妓院不同,其層次規格完全不同,通常是一些文人雅士才能進去,若是真正的妓院聚集地,那就亂多了,宜樂也不會帶知漪去。
知漪還記得看過的那首詞——“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這詞便是以前一位青樓女子所作,其風骨昭然於上,讓知漪一直對青樓有種隱約的好奇,可惜在京城時被看得緊,沒有機會去,現在又是時辰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