鞦韆右側坐的是宜郡王的曾孫女席妙,聽說在府中最得宜郡王寵愛,特地為她請皇上賜封鄉君,得封號“平雅鄉君”。可以說,席妙的榮寵之盛連其兄長也比不過,在京城向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很有幾分驕矜傲氣,不過對著熟悉的人倒會收斂一些。
左側,自然就是知漪了。雖然真正說起來,知漪身世在京城眾多世家貴女間只能算一般,但京中誰不知慕府的這位姑娘自四歲起便一直待在太後身邊,由太後親自教養,聽說就連皇上也十分寵愛。這滿宣國看去,能同時得太後和皇上喜愛的恐怕也只有這一人了,是以誰都不敢怠慢,畢竟連席妙也會處處遷就她。
三人中席妙為長,年方十二,莊幼蓉比她小上數月,再往下則是如今正好八歲的知漪。因這年紀,知漪在眾人眼中都還是個沒長大的妹妹般人物,又背靠太後皇上兩座大山,平日見著都是對她疼愛居多。
席妙一句話下來讓紫園中人都目露笑意,半刻後,席妙命下人將眾人寫下的屬意詩作收起,細細看了一番,忽然眼前一亮有了主意,湊在知漪耳邊輕聲說了幾句。
知漪眼睛也是亮晶晶的,聽得不住點頭,片刻後起身將雪寶兒放在鞦韆上,往青園那邊走去。
青園中莊澤卿和一眾世家公子們在商討詩作和隔壁紫園可能排出的名次,忽然見白玉拱門邊探出一個小腦袋來,一雙眼眸宛若明珠般清光流轉,先是好奇地望了一圈園內的人,再出聲道:“長瑜哥哥。”
聲音如黃鸝般清脆悅耳,瞬間讓青園眾人將視線都往白玉門邊膠著而來,發現原是個八九歲模樣的小姑娘。小姑娘穿著一身淺紫紗裙,梳著小巧的垂雲髻,幾縷細軟烏黑的長發披在雙肩顯出柔美,讓人心生喜愛憐惜之情。肌膚潔白猶如剛剝殼的雞蛋,大大的貓兒眼一閃一閃彷彿會說話,淺淺一笑,便露出一對均勻分佈在臉頰兩側的小酒窩,當真粉雕玉琢,可愛至極。
莊澤卿聞聲立刻大步往門邊走去,不著痕跡擋住向知漪投來的種種目光,溫和道:“怎麼了?”
小姑娘努力踮了踮腳,讓莊澤卿失笑,配合地彎下腰來,“是不是幼蓉和那位鄉君又想出什麼好主意,讓知漪你來說了?”
知漪“呀”一聲,眨眨眼睫,“長瑜哥哥知道啦?”
“她們平日鬧的什麼,我還能不知麼。”莊澤卿感慨小表妹的天真好哄,“這次她們又想做什麼,說吧。”
知漪湊近他低聲耳語,讓莊澤卿邊聽邊搖頭,摸摸知漪頭頂,“你就不要摻合進去了,當心回宮被太後娘娘知道。”
小姑娘乖乖點頭,忍不住探過去又望了一眼,發現裡面的人還是盯著這邊,忙縮回小腦袋,疑惑道:“元茂哥哥?”
“景承他……”莊澤卿想到便忍不住笑,“聽說今日先生要考景旻背詩,他被景旻拉去幫忙了。”
知漪有點失望,模樣在莊澤卿看來就像只蔫耷耷的小狗,可憐可愛,便道:“前幾日南陽郡王佈置給你的畫兒可畫完了?”
話音剛落,知漪立刻邁腿一溜煙跑了,叫莊澤卿搖搖頭,回身往園內石桌前走去。
“長瑜,這便是你在慕府的表妹,被養在宮裡的那位?”
出聲的是莊澤卿往日同窗,關系尚可,讓他笑了笑點頭,“她還小,今日不過是來跟著看看,並未作評,應該等會兒便要回宮了。”
另有一人搖扇緩緩開口,“鸝黃好鳥搖深樹,細白佳人著紫羅。小是小了些,卻也是位小佳人了。”
此話讓眾人不由莞爾,畢竟每人府上差不多都有妹妹,皆知這只是句善意的調侃罷了。
不出莊澤卿所料,未等席妙的壞主意實現,徐嬤嬤一看天色便開始勸知漪回宮了。
這幾日知漪在用藥膳,且都得按著時辰服,徐嬤嬤向來小心謹慎,自然不肯誤了半刻。
莊幼蓉親自將人送到府門,看著她上轎,依依不捨拉著知漪小手,壓低聲音道:“每次出宮都這麼早回去,你那嬤嬤似乎生怕我們吃了你似的。”
知漪往轎外瞄了一眼,還沒開口莊幼蓉便知她要說什麼了,忙擺手道:“就知道你還惦記著那幾壇桃花酒,放心吧,就算我忘了大哥也不會忘記給你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