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20 不臣之心
昭桓帝召見禦史中丞,在含章殿內議了小半個時辰的賑災後續諸事。
孔正卿走後,昭桓帝靜默片刻,還是遣晉昌將昔日未完的畫卷從匣中拿了出來。
是那未完的遊春酒醉圖,紅衣少年依靠斜倚蒼竹,持盞高舉,五官依舊空白。
年輕帝王靜靜看了會兒,忽而用細筆沾墨,往卷紙上勾畫。
眉、眼、鼻,最後點睛,像是胸中早已構思許久,提筆便能一氣呵成。
晉昌對這幅畫的好奇早就在心中積蓄已久,他不敢像上次般光明正大地瞧,只用餘光偷偷地覷。
色澤鮮豔,神氣完足,他曾先入為主,覺得是沈家郎,現在添了五官再看,沈家公子的眼睛沒那麼圓,要更狹長些,頭發也要更長,一路得到腰背,臉頰倒是肖似……不過畫裡的人劍眉星目,自有自的英姿煥發,唇和顎角倒是像陛下……
晉昌公公思及此,突然若遭晴天霹靂!
陛下正有個一母同胞的弟弟!竟把這給忘了!
陛下曾遠封在西北藩地時,皇室式微,異姓的逆王在京都大權獨攬,便要分封的宗室都送家中幼子入京受學。說是受學,實為作質,等皇座上被酒色掏空的惠帝一倒,便順理成章推一個傀儡上位,既堵住天下之口,又能暗地把持江山,做大雍真正的君主。當時便連三歲孩童都知道英王逆反之心,街頭巷尾編了歌謠傳唱。
彼時陛下的胞弟平襄郡王年僅十三,正是不長不幼,白板天子的好人選。小郡王在英王迫使下,只能隨數位近歲的宗族兄弟進京,入進了英王府。逆王為人狼戾不仁,對皇室傲慢少禮,犯下罪行罄竹難書,難說宗室之子們在他手下會遭逢怎樣的苛暴。
晉昌不是潛邸舊人,難以知曉這樁往事全貌,只知道現今的陛下花費兩年,聯合部署與西北軍,在昔日右僕射襄助下攻入京都,盡管以迅雷之勢夷滅英王府,但質子已盡數被暴怒的逆王殘忍屠殺。
至此陛下登基,功勳卓著的常右僕從龍之攻功,位列三師太保。風雨一時的英王黨派再無聲息,連帶平襄郡王這件舊事都蒙上層血光,埋葬在封禁的逆王府,再無人提起。
所以陛下這所描所繪的人物山水畫,該就是十五歲便折了的平襄小郡王?
晉昌成精一樣的人,將這關節想通,便一下全通了竅。舞弊一案的輕輕放過,力排眾議欽點探花的恩寵,破例拔升為朝夕在側的近侍,沈公子怕不是都沾了這位早逝小郡王的光……
揣摩聖意已經成了晉昌的營生,那陛下提旨免了沈大人賑災欽差的庶務,今日複又將畫卷拿出來描畫,究竟是何用意?難道恍然驚覺睹人思人欠妥,如今要徹底分離脫出?那為何又將沈小公子晉到了正五品侍中,要知道侍中非親信貴重不能擔任。
晉昌一時摸不清頭腦,想不通陛下的聖眷到底有沒有收回。
……
“為我惋惜?原以為沈某的名聲已經臭不可聞,沒想到越公子遠在燕臨,還能有這令人意外的見地。”沈清和在弈臺另一邊坐下,和這位聲名遠播的越氏公子面對面。
一個坐姿端正,慣有名門世家的風雅,一個跌宕灑脫,能眼見的身段風流。
越霽:“我也是不願見珠玉蒙塵。”
沈清和都想發笑,他這個京都紈絝有一天也能成了讓人搶手的香餑餑,還是越氏來爭,說出去都沒人會信!
越霽見沈清和長久不語,也不催促,織金重臺履踏在滿地碎玉上,“沈公子,都說時勢造英雄,我倒覺得識時務者為俊傑更貼切。”
這都不能是一般的黨派之爭,他是天子近臣,光明正大挖皇帝牆角,什麼成分已經裸著告訴他,毫不遮掩,毫無顧忌,也不怕他反水檢舉,或者說有恃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