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到李玉對池瀅的迷戀,想起之前那手抓劍刃,深情款款的說什麼“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
於是,李青山在這首詩裡看到的就是,李玉痴迷池瀅,死纏爛打,“咬定青山不放鬆”,然後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青松劍意……居然還能這麼練出來?”
李青山的手都是抖的。
痴迷美女,毅然用強,不惜鋌而走險,不惜犯門規,這也是堅毅?死纏爛打,被人用捅一劍也不放棄,這也能算是不屈不撓?
這樣也能練成青松劍意?祖師爺的棺材板都會壓不住了吧?
“呼……呼……”
長長的吐了幾口氣,李青山這才穩住了心神,看向李豫的目光有些……無奈又無語。
“你……”
李青山看著李豫,張了張嘴,突然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了。
劍意化神之意。練出了青松劍意,李玉的化神之路已經很明朗了。只要把劍意融會貫通,寄託元神,就能練神返虛,羽化昇仙。
身為掌教,自家兒子修為大進,後繼有人,這是好事。這是足以令李青山自豪,足以讓他欣慰的好事。
問題是……你突破的方式,咋那麼別扭呢?
“我輩練氣修道之士,當清心寡慾,清淨無為,方能成就大道。縱然結下道侶,也是在修行之路上相互扶持,不可沉迷男女情愛之中。”
沉吟了一陣,李青山終於組織好語言,以修行大道之理,來勸說這個突破得十分古怪的兒子。
“大道三千,無分高下。”
聽到李青山這話,李豫當慣了老爺爺,“好為人師”的毛病又出來了,對李青山對大道的片面理解,開口駁斥起來。
“佛門四大皆空,寂滅涅槃,能證大道。道門清淨無為,也能證道。人皇聖德能證道,魔祖滅絕蒼生也能證道。為何……男女情愛就不能證道?須知陰陽和合,乃是天理人倫……”
“歪理邪說!一派胡言!”
剛開口教訓了一句,就被李豫一通“歪理邪說”弄得啞口無言,李青山只能“以力證道”,直接鎮壓。
“為何是歪理邪說?無情是道,有情為何不是道?豈不聞,‘極於情者,極於劍’麼?”
陷入了“學術之爭”的李豫,已經進入了狀態。
“青山十劍,各有玄妙,各不相同。青松劍訣,你只看到堅毅剛直,卻看不到糾纏不休麼?”
伸手一拂,手中長劍脫鞘而出,劍光呼嘯縱橫,一顆剛直挺拔的青松,在劍光中顯化。
“這是堅毅剛直!但是,有樹,豈能無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