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都在陌生的街道上徘徊了很久,才找到自己記憶裡的那家租書店。當時正值盛夏,行道樹上肥厚的闊葉在空中反射陽光,潔白的雲朵在高樓大廈的背後聳起了明晃晃的肩。他擦了擦額頭的汗,看到小巷深處有個店面。店面的門口被一層層的飲料架子遮得灰暗。再稍走近,幾個中年人正在店裡搬箱子。
他問了問,才知道這家租書店幾年前就已經變成了普通的小賣部,到了現在,街道已要拆遷,小賣部早早關門。邊上的中學已經另尋校區,那些喜歡借書與踢球的學生們都已不在,街道也就變得空空落落。
他心想那他好多年前借來的幾本武俠小說便永遠是還不了了。
書不是他故意不還的。兩天前,他還沒有想起這幾本書的存在。當時他鄉下的老家要做改造,親戚叫他回去整理他前段時間逝去的父母的遺物。在他過去後,父親的堂姐,也可能是堂妹和他說已經幫他理出幾個箱子來了。
她還說許多東西是他母親去世前就整理好的。他訥訥地點頭,聽話地把箱子帶回了自己城市的小居里。原本他想當廢品全部處理掉,可入夜後,他又心想既然帶回來了,不妨就看看裡面是什麼東西。
其中一個箱子裝滿了他以前的教科書,裡面就混著這幾本學生時代他沒有還掉的小說。那幾本小說的封皮模仿了教科書,偽裝得很好,可能便因此被他遺忘。
他心想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得還走,結果空來一場。
李明都對此早有預想,並不氣餒。
只是舊書如何處理確是個問題了。簡單地賣掉或扔掉並不遂他的心願。儘管現在他已經不再讀書,也不再記得書裡任何的內容,不過究竟還記得當初讀書時的喜悅。
他拎著沉甸甸的小包,走入了陌生的地鐵站。
天色已晚,江城的水畔灑滿了昏暗的暮色。再一會兒,月亮便升到樹木的頂端,灰濛濛的天空只看得到一兩顆明亮的星星。
他回家吃飯洗澡過後,沒有做別的事情,只是躺在床上直刷了兩個小時的手機與網路。時間悄無聲息地流過,但他卻空空蕩蕩、只覺得頭腦昏昏沉沉,想要睡覺,但又睡不太著。
親人離世的葬禮,財產糾紛的吵鬧,城市裡地鐵的擁擠,城際鄉際公交車的顛簸,都讓他疲憊到了極點。但這一系列的變故下來,他卻意外地感覺自己好像沒有多少難過。相反,倒是難堪的事情比較多,有一次親戚問他他父母的年齡,當時他沒能立刻答上來。
這種難堪讓他關上燈後還在反覆回憶那些不痛快的場景,思考對面的錯誤,還有自己應該怎麼回應是最好的。
回想的次數一多,他的目光就不自覺地瞥到那裝書的舊箱子上。他放下手機,心想自己得睡了,然後便在下一次輾側時,重又摸到這東西冰涼的後蓋,刺目的熒光照亮了床單的花紋。
他頓了頓,沒有拿起手機看,而是開啟了燈。眩目的燈光讓他眼前一黑。等適應後,李明都披上睡衣起身,往裝書箱走去。
他決意拾起一兩本書讀讀來打發時間,結果每本書只看了一兩頁便失去興致。
李明都心想自己果真已經不再喜歡讀書了。
不過試閱每本書的第一頁乃至只看看封面介紹本身倒也算是件能打發時間的活動。
箱子裡的書已陳舊,屬於他兒提時代的記憶卻在這個箱子裡愈積愈深。剝開發白的封皮,他看到裝訂的膠質與細線。小學的書上多是幾個孩子在山水城市間打鬧嬉戲。初中的書本要麼是山水,要麼便是物件的圖畫。畫面精美,都能勾起李明都些許的回憶。他稍微一翻,順著自己過去摺頁的痕跡,還能看到曾經他用水筆在書本原有的圖畫上做出的那些稚嫩的勾勒。
他興致勃勃地剝開一本又一本書的封皮,從中讀見過去的光陰。除了教科書與租借來的書,其中還有他自己購買的雜誌,也有父母時代的更古早的他們所閱讀的閒書。
那時,黑暗的夜幕已遮蔽了最後會發光的星星,冷酷的月光明亮得像是白銀。老城區在夜裡格外昏暗,江水在城市外潺潺地流淌著。偶然窗戶上發出一陣急切的聲音,是這昏暗潮溼的夏夜忽然降下了雨。
雨水急促地打在窗戶上,人的思想卻更為平靜。他心想這些書他絕不要賣了、也絕不會扔掉,而一定要儲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