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之道乃是後天大道,眾生皆以此而生,故而陰陽之道,單以生靈而言,便是至高之道……未凝成元嬰之前,修士尚是肉體凡胎,無法透過表象去窺見陰陽之道的存在,不能通曉陰陽變化,自然事百倍而功半。”
“而這陰陽之中,有無窮變化,乃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理。”
“或長於殺伐,或精於補拙,或育養靈神,或造化無邊……”
安靜的經庫中,燭燈燈芯發出了噼啪的聲響。
四周的一排排直插頂部的書架裡,擺滿了金紙、古籍、玉簡,以及諸多傳承寶物。
光頭女修姜宜盤膝懸在蒲團上方,聲音空寂,猶如法鈴搖動,手磬迴響。
對面,王魃、龐休與其成三角而坐,同樣盤膝懸浮於空中。
對於姜宜的話,龐休閉口不言。
王魃則是若有所思,出聲道:
“敢問姜前輩,我若想要修成陰陽之道中涉及造化的部份,不知可有辦法?”
姜宜面目平靜,手中捏著珠串,回道:
“道法本無偏頗,修行全在個人,你能煉出什麼來,全看你自己,‘造化’,乃是陰陽之中,最為博大精深之旨,難學更難成,且還需要一些外物輔佐,說實話,我不清楚你要做什麼,但我和龐休的想法一樣,並不建議你修行此道……”
“當然,你若仍要堅持,那也由得你。”
“只是要提醒你一句,我修持的並非是陰陽之道,只是見過宗內有前輩修行過,而陰陽中的造化一途,更是僅只略知一二,所以我無法點透其中至理,也僅能給你一些外在的小小幫助。”
“外物?”
王魃微有些意外。
至於對方並非修持陰陽之道,這點他倒是已經從龐長老那邊知道了。
但影響不大,畢竟對方曾是煉虛層次的修士,且在雲天界中,接觸過更為高深的修行之理,高屋建瓴之下,即便沒有修行過陰陽之道,也能給他非同一般的幫助。
說得不好聽些,除了這位姜前輩外,放眼整個小倉界,恐怕也沒有更厲害的人能夠指點他了。
“外物,便是那陰陽之道最初的引子,就如有了那一點火星才能點燃薪柴,此物眼下倒是容易解決,如今,就看你自己能不能將這薪柴抱來。”
姜宜倒也不吝指點。
“薪柴……”
王魃不由得眉頭微皺。
他若是能找來這些‘薪柴’,那就不需要來這裡求教了。
而這個時候,更瞭解王魃情況的龐休忽地出聲道:
“經庫之內,有歷代修行合歡峰道法的祖師留有修行筆記,你可以看看這些筆記,對照你修行中的經歷,再與自身所願相結合,細細體悟,說不定能悟出什麼來。”
“筆記?”
王魃聞言心中一動。
姜宜稍稍停頓,隨即也點點頭:
“也算是個辦法吧,龐休,你可以將涉及到陰陽變化的,全都找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