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海里的這些界域,倒是果真已經感受不到半點道意了。”
廢棄界域一處凸起的界膜頂端,盤坐著的王魃目光從視線中極遠處的一點赤紅光芒上微微挪開,眼中微有些遺憾。
在界海之中,諸多界域自始至終都在散發著不同種類、不同層次的道意。
界內修士若有機緣一窺界域真面目,便能從中領悟出相應的道意,推動和完善自身的道域成長。
不過一旦接觸多了,道域成長過快,反倒是會引得道域反噬,出現‘道化’的現象。
只是這樣的效果也終有極限,到了七階道域的時候,這些界域對於王魃而言,便幾乎沒有什麼效果了。
而到了如今,王魃已經凝聚出八階道域,成就渡劫境。
這些界域散發出來的道意,更是絲毫無法影響到他。
所以想要提升道域,便只剩下了最後一條路,那就是自悟。
去參悟規則,規則領悟得越是透澈,掌握的程度越深,便越是可以無中生有,繼而反向衍生出新的道意,在融入道域的同時,也將對應的規則逐步融於道域之中。
直至道域與規則越發重疊,以規則為樑架,以道意為磚石,最終構建出更為完整的道域。
這也是尋常渡劫境修士日常修行的重點。
其難度絲毫不下於王魃融合化身,甚至猶有過之。
需要足夠的耐心、悟性,也更需要大量的時間,一點點磨合。
尤其是修士參悟出來的規則若是與修士的道域有所偏差,更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調整。
前人能夠給予的指點非常有限,只能大概指出一個方向,很多時候都得靠著修行者自己去摸索。
但他的情況卻和尋常修士不太一樣。
踏入渡劫境之前,他在規則上便已經有了極其深厚的造詣。
而在真正跨入渡劫境,構建道域之時,他便乾脆以自己領悟的規則為骨,以之衍生出與規則完全契合的全新道域出來。
尋常修士的修行辦法,就像是建房子,需要燒磚,伐木,一塊塊壘起來,一根根搭起來。
但他的修行,就像是種下一顆種子,只需要不斷施肥澆水,任其自然成長,便可以長出最適合他的道域,且任何時候,都是道域與規則融合得最為完美的狀態。
完全越過了別人那種需要將規則和道域一步步完美契合,又一步步融入其中的過程。
而他的‘澆水施肥’也很簡單,便是參悟規則。
更多、更復雜、更艱澀的規則。
因為他走的是萬法脈的路子,是以於他而言,沒有任何規則是無用的。
所有規則,都可以成為他構建道域的材料。
“倒是可以去參照不同界域內的規則衍化……相比在界海中,說不定能有更多的收穫。”
“不過這樣弄到最後,我不會搞出一方界域出來吧?”
王魃的心裡,驀然生出了這樣的念頭。
這非他胡思亂想,而是界域的誕生,本便是規則與混沌源質的合力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