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珍宗?”
王魃口中念著這個名字。
名字不算多新鮮,也並不算響亮,在王魃見識過的諸多宗門裡,顯得平平無奇。
只是王魃的心中,卻莫名升起了一絲預感。
這個名字,這個地方,也許會在今後的歲月裡,伴隨他很久很久。
姚無敵並不知道王魃心中的微妙感受,繼續講解道:
“永珍宗很大,獨據數萬裡地域,高階修士數不勝數,可謂一宗即是一國。”
“你在大晉,只要不違反規矩,那麼憑著永珍宗弟子的身份,到哪都能受到禮待。”
“咱們宗門與長生道宗、遊仙觀、大晉皇族,也關係極佳,乃為兄弟宗門。”
“也正因為大晉的幾大宗門都頗為齊心,所以大晉的整體實力,遍數整個風臨洲,乃至九洲,亦稱得上是極為靠前。”
王魃有些驚訝。
這倒是和他所想的不太一樣。
按照他這些年的經歷,不管多和睦的宗門,私下裡多半也會有齟齬和謀畫。
便如燕國的三大宗,一開始的時候,給人一種同進退共生死的錯覺。
實則卻是暗中彼此算計。
這些事,王魃作為參與者,卻也頗為清楚。
不過看姚無敵的語氣,倒似是確有這麼一回事的樣子。
想了想,王魃也沒有多問。
而姚無敵則是繼續道:
“宗內有兩宮、三殿、四山、五司以及萬峰,這些,等你入宗之後,便會慢慢了解,眼下我就不多說了。”
“我來說說宗內與修行相關的東西。”
“咱們永珍宗奉行永珍皆道,是以門中修行方向之繁多,遍觀九洲,也獨此一份。”
“適才我說過‘萬峰’,說的便是宗內一個制度,一峰代表一脈,每脈皆是一個獨特的傳承,而如今宗內,已然有萬峰之多。”
王魃聞言不由得咋舌不已。
一萬座峰,豈不是代表有一萬種修行之道?
“你所見到的煉體、煉氣、煉神,乃至符修、陣修等等……皆可成道。”
姚無敵感嘆道:
“只不過,外面如今可沒有足夠的資源供應,所以這些稀奇古怪的修行方向,在外面基本上已經斷絕了,如今也唯有咱們永珍宗還保留著。”
“我這一脈的‘萬法之道’,便也是這些稀少傳承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