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但叫他拖個地,他拖兩下就跑出去玩了,經常也沒叫他做過家務,都俺做。”
“那他能正常吃飯麼?還有平時穿衣服,上廁所,就是一些日常活動,他都能自己完成麼?”
“能呀,俺孩兒每回都一大早起床,自己穿衣服再去廚房拿個饃就出去玩了,玩一天都不回家,晚上回來再吃點飯就睡了。”
“那您知道他都有哪些朋友麼,他都跟誰玩”
“這我不知道,俺縣門口的這些娃都嫌俺家是個智障娃,不跟俺孩兒玩,他都是哪兒熱鬧往哪兒跑嘞!”
聽到這裡,封曲忍不住一股心酸。
“那他在學校裡怎麼樣?”
“俺孫子都沒上過學,被學校趕出來了!俺孩兒平常都可好了,學校說他在學校光吐人家,光砸人家,就不叫俺孩兒上了,但俺孩兒平時都可好了,從來不惹事。”婆婆說著好像淚都要流下來,一雙幹黃的手往眼下擦。
封曲趕緊掏出來一張紙遞給她。
“奶奶,像您孫子這樣的孩子,政府是有特別關注的,專門設有特殊教育學校的,您可以跟當地的機構聯系,把他送進去讀書,多跟同齡人接觸,應該對他會有幫助。”
“閨女呀,你別說了,上年民政局就聯系他爸了,把孩子前一天送進去,第二天就叫去接回來了!說俺孫子光吐人,但這回來了人也好好的,沒有問題。”
“這,怎麼會······”
婆婆越說情緒越起伏越大,封曲這就有些束手無策了。既然是政府專案,又怎麼會拒收呢?不過現在地方的小動作中央也難知曉,也有可能是學校考慮綜合原因吧,想著這些封曲也有點難受。
從這些問題裡可以知道這孩子精神應該沒問題,就是智力發育方面有些問題,可估計下來,也就是智力三級殘疾,可是恢複到正常,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已經去醫院看過了,那她就更做不了什麼了。
封曲看看蹲在地上扣石子上午男孩兒,大冬天的那兩根凍紅的細指頭在地上使勁扣,也不嫌疼。
“奶奶,您別太激動了,小孩子總有小孩子的福氣,我現在只能跟您說,您多陪陪您孫子,多教他點東西,讓他能一點一點好好做事,這就是很大的進步了,這孩子跟別人不太一樣,所以家長要上點心,多努力努力,他就會好很多了。”
“奶奶,我們有家訪專案,您要是不介意的話,就把您家裡地址留下來,到時候我可以去找您。”
婆婆可能知道在這兒也不會問出什麼,只是應了聲,把地址說了出來。
“閨女啊,沒事兒就去坐坐,他爸去外地工作,他媽在他生出來就離家出走了,家裡就我跟他爺,沒事兒來坐坐。”
“好,一定會去的,奶奶路上慢點。”
婆婆拉起男孩兒就走了。
封曲神傷,這世界上無能為力的事情太多了,不是每個人都能被治癒,不是一棵樹上的每個蘋果都甜,不是每天晚上的月亮都是圓的······
可她是學康複的,這就是一門讓殘缺變美的學科!斷裂的骨頭不會有原來的堅實,受損後的神經不會讓神經沖動傳得比以前快,肌肉萎縮後肌緊張下降,想要恢複到以前,需要不斷努力,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這還是生理難以達到的。
“康,安也”“複,反也”。康複不同於痊癒與恢複,康複是指病傷殘者殘存功能和潛在能力在治療和訓練後獲得了最大限度的發揮,所以,帶著殘缺微笑,是封曲希望每個康複患者都會有的心態,而她要做的,是把殘缺圖上色彩,讓患者帶有殘缺的同時依舊美麗。
這幾天活動安排得滿滿當當,每天過得都分外充實,一連五天,大家的感情也越來越好,氣氛越來越火熱,晚上幾個女生在一起,甚至會熬夜說話到天亮。
家訪的時候,封曲去了婆婆家,每回去,男孩兒都不在,倒是跟婆婆處得不錯。
週五晚上,封曲接到練清遠電話,說他現在已經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