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跑出我人生> 第二百八十四章 速度耐力的重要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四章 速度耐力的重要性 (2 / 3)

5060米用時是0.82秒

6070米用時是0.84秒

7080米用時是0.86秒

8090米用時是0.88秒

90100米用時是0.90秒

他在最高速度的途中跑不差,最巔峰的50米70米可以達到0.820.84秒,但到了最後的80米90米階段0.90秒左右。

如果速度耐力更好一些,保持速度更強一些,穩定住巔峰的速度,很可能再進一步提升個人的成績。

而亞高原地區,由於海拔關系,在這一高度能夠既能保證短跑無氧訓練的需求,能最大限度地産生乳酸,提高機體耐乳酸能力,從而提高無氧運動能力,對於後半程速度耐力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同時,在此高度訓練因為機體水分和脂肪損失不太大,可透過營養學手段進行恢複。

這些都是之前李志忠和袁郭華、張平秋,以及其他教練組討論訓練計劃時談到的一個要點,當然具體的訓練方案和訓練計劃,還要等李志忠抵達滇南之後才開始。

在某種程度上講,也是在做訓練的嘗試。

到了蘇祖這個程度的水平,除了常規的體能、力量和速度訓練外,教練組已經陷入到不知該繼續往前如何訓練的境地。

能夠拿得出手的,都是普通的訓練手段。最佳化技術,改善跑法,彌補薄弱項,但在根本上提升短跑能力沒有幾個人有經驗的。

研究的理論畢竟還是需要實際踐行才能夠有真實的效果反饋,而且當前國內的短跑運動員面對的主要問題,其實也是中後半程保持速度的水平不夠,也就是速度耐力比較差。

在前面一二十米的爆發,國內其實還是有不少優秀的苗子,像陳建、沈運保,在前半程起步加速的水平都比較好,但很難穩定速度。

這也印證了當前日本幾名較為優秀的短跑運動員,主要都是從400米和200米逐步轉到100米上。

圍繞著蘇祖的課題組,也是嘗試一些比較新穎的理念。如果能夠證明在亞高原訓練對於速度耐力的提升是行之有效的,後期可能也會列入田徑隊短跑專案的重要訓練計劃。

……

濠江體育場。

林邦站在體育場入口外,正盤算著今天上午接的那個邀請電話,國內的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想挖他過去當體育版的編輯。

現在網路越來越發達,像他這樣的紙媒記者多少有些岌岌可危的感覺。例會的時候,已經不止一次兩次常聽到銷量又下滑的字眼。

他進入這個行業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幾次搶拍到蘇祖的照片和關於蘇祖比賽的報道,還是引起了一些同行的注意。

“小林,你也來了啊!”

林邦正想著今後的出路,旁邊一個聲音響起。

“嗨,是羅哥啊,你這次也過來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