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沉重的重物落地聲再次從健身館內傳了出來。
格倫·米爾斯腆著肚子站在一旁,看著面前的氣喘籲籲的黑人青年,臉上是兩人合作三個賽季以來最為滿意的笑容。
“休息一下吧,尤塞恩。”
格倫·米爾斯笑著朝黑人青年招呼道,“你最近的表現讓我感覺很欣慰,你已經完成了我佈置的所有耐力訓練,而且在力量上……”
格倫·米爾斯指了指黑人青年的身體,“你的進步也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
“好了,教練。”黑人青年原地喘著粗氣,微微活動著有些酸脹的肌肉,似乎對於這些誇贊並沒有往日那般的得意和欣喜,只是以一種理所當然的口吻回答道,“我還有三組的力量訓練沒有完成。就像我們訓練開始第一天所說的那樣,你給我安排的任何訓練,我都會完成它。你讓我跑10趟300米訓練,我就不會只跑9組。你需要我做一小時的力量訓練,我不會偷懶一分鐘,我一個字也不會抱怨。”
格倫·米爾斯搖了搖頭,這次的訓練約定是從大阪世錦賽回來之後兩人才達成的,一開始格倫·米爾斯還半信半疑,鑒於這位弟子之前的斑斑劣跡,他一度以為對方又是在耍他。
那個偶爾喊著一定要努力訓練,要在賽場取得好成績的黑人青年,最終總是會翹掉早晨的訓練,會在執行訓練任務時偷工減料,隨便糊弄一下他。
但真的是出乎格倫·米爾斯的意料,這是三個賽季以來黑人青年第一次完完整整地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用他自己的話說,他表現出來的熱情就像是自己爸爸在考克西斯村工作時一樣,每時每刻都有著巨大的緊迫感。
那個經常在訓練時抱怨連天的尤塞恩·博爾特,變得讓格倫·米爾斯都覺得換了一個人。
大型賽事會改變一個運動員,這一點有著多年執教經驗的格倫·米爾斯一直很清楚這一點。
為什麼經常會有教練千方百計的要把年輕、有潛力的運動員扔到世界級大賽上去,最大的原因就是為了讓他們去“見見世面”。
只有真正去參與過那種最頂級的賽事,面對過一個又一個頂尖的高手,才能夠從根本上讓年輕的運動員認識到差距。
這種差距對於絕大多數年輕運動員都會刺激他湧起更強烈的好勝心,能夠更好地執行教練的訓練計劃。
在格倫·米爾斯接手尤塞恩博爾特的訓練之前,他已經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年輕運動員,打破過世界青年短跑紀錄,在牙買加有著眾多的擁躉。參加過奧運會,盡管因為傷病表現不怎麼樣,但以他的年齡來說,在全世界範圍內依舊是成功的。
格倫·米爾斯一直以為可能這樣的刺激不會太有作用,哪怕他不時地提起頂尖運動員的收入如何,也往往只能起到很短暫的時間。
可2007年的大阪世錦賽的刺激,和即將來臨的2008年奧運會,在格倫·米爾斯眼裡,突然之間就讓某些人變得他都認不出來。
在生活上,那個經常流連夜店,鐘愛垃圾食品的尤塞恩博爾特,突然之間戒掉了垃圾食品,關掉了手機,每個週六晚上都是在沒有任何朋友和派對的平靜中放鬆度過。
在訓練中,即便是格倫·米爾斯在半夜讓他繞著田徑場跑9圈,他就跑9圈,要他跑快一點,就跑快一點。
幾乎成為了一個運動員的楷模典範。
每次格倫·米爾斯在看他訓練的時候,都能夠看到對方眼裡那驚人的求勝慾望,亞軍也很好,季軍也不錯,但為什麼不能是冠軍呢?!
偶爾格倫·米爾斯都在感嘆,如果早幾個賽季能這樣,可能現在世界田壇的局面早已是另外一番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