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合著媒體的宣傳,童冰的微博也更新了一條微博,青春的定義——“不約會、不談戀愛、不出去玩、不喝酒、不逛街、不瘋不鬧、不叛逆、不追星、不暗戀、不表白、不聚會、不k歌、不撒野,因為你要學習、要工作,請問你的青春被狗吃了麼?”
童冰的這句話很快的引來的追捧。
“童冰老師說的太對了,就奔著童冰老師的這句話。《激情青春》我支援定了。”
“青春就是讓我們的來揮霍的,大愛童冰老師。”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我覺得童冰老師的這句話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青春。”
“趁著現在我的青春還在,我要照著童冰老師的話支做,不給自己留遺憾。”
“這樣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還美名是青春,我也就只能呵呵了。”
……
很快童冰的這句話再次被刷屏,大家對於《激情青春》也都充滿了期待。
杜曉娟這時卻有些不明所以的懊惱,杜曉娟一向視童冰為偶像,可透過這次聊天,杜曉娟發現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跟童冰差太遠了。青春不是用來努力奮鬥的嗎?青春怎麼變成了用來揮霍了呢?
自己堅持的人生觀瞬間崩塌,可反過來現在市場上流行的青春小說和青春電影以及電視劇好像都是圍繞這個主題來寫的,看著被刷屏的童冰那句知,杜曉娟想著難道是自己錯了。
杜曉娟突然想道,那本《那些年》改編的電影不也要馬上試映嗎?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和《激情青春》會一樣嗎?想到這裡讓杜曉娟充滿了好奇感。可是自己並沒有試映的電影票,離上映還有一個星期,杜曉娟的心裡難受極了,顯然想馬上揭曉答案。
第二天一早杜曉娟就早早的起床了,今天是《那些年》的首映日,杜曉娟非常想得到一張試映票,可是試映票不像電影票,不對外出售,就是有錢也不一定搞得到。
這時杜曉娟找了朋友,讓朋友給自己弄張《那些年》的電影票。但是能不能弄到杜曉娟的心裡並沒有譜。
看著被刷屏的《激情青春》和童冰發表關於青春定義的話,趙英傑有些憤憤地說道:“這童冰三觀不正也就算了,竟然還敢於大聲表達出來。”
茍大軍說道:“林揚,我昨天統計了,燕京的各個娛樂媒體和娛樂報紙都有報道《激情青春》和童冰關於青春定義的話,而且網上瘋狂一樣的轉發,看來這童冰的宣傳工作做得確實不錯。”
林揚無語地說道:“這童冰自己三觀不正,而且還教導別人像他的觀點一樣,我想這部電影也好不到那裡去,現在只能說明他們的宣傳工作做得不錯,宣傳做的再好也期騙不了觀眾。我們不用擔心什麼,下午正常上映就行了。”
另一邊杜曉娟的朋友也報怨道:“不就是一場電影嗎?你至於這麼著急觀看嗎?真搞不懂你們這些感性的人。”
“我只是想知道《那些年》電影的價值觀,同時這也是我寫作方向的關鍵。你就幫幫我吧好姐姐。”
雖然對杜曉娟有些無語,不過朋友仍然拿出了電影票,同時問道:“對了,昨天給你的《激情青春》的試映票看了吧!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網上和媒體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可不你呀!”
杜曉娟無語道:“網上的新聞你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