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討論喋喋不休的時候,一直都是全程摻和著這事的“六聖劍的火槍”也是再次的爆出了猛料!
原來在《最後一個電影》籌備之出,其實虎嘯傳媒並不準備投資,華人影視自然也不敢動用兩億現金來拍一部電影,後續的宣傳費用更是一個無底洞,為了說服虎嘯傳媒,米峰動用了票房對賭協議。
米峰身為一個知名導演,其名下有一個影視創意公司,虎嘯傳媒以五億元的資金來收購這家公司,但是收購的時候引入了一個對賭協議,就是米峰必須連續兩年,讓這家公司每年的淨利潤保持在1億以上,至於達不到自然米峰來補。
為了《最後一個士兵》這部電影,米峰也是拼了,同意了虎嘯傳媒的收購方案。虎嘯傳媒在收購了這家公司後,正是以這家公司的名義來投資的《最後一個士兵》。所以關於投資比例,出多少錢,虎嘯傳媒自然是毫不在乎,無論怎樣,反正米峰要把這些錢給掙回來。
即使掙不回來,也有米峰的公司在兜著呢,虎嘯傳媒又擔心什麼呢?
攤子越鋪越大,投資加後期的宣傳使這部電影投資了3億多元,也就是說十億的票房才能持平,十四億左右的票房才能差不多使虎嘯傳媒1億的利潤保底。無論這部電影賠賺,對虎嘯傳媒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影響最大的就是米峰個人和華人影視。
所以對於這部電影票房的下跌,米峰自然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米峰更是得知訊息虎嘯傳媒降低《最後一個士兵》的票房比例增加《瘋狂的石頭》和其他電影票房的比例。
這一招對米峰來說可謂是釜底抽薪,本來還指著虎嘯傳媒無限增大票房比例,提高票房,誰知道虎嘯傳媒非但不幫自己,還落井下石,米峰這個時候自然也是顧忌不下去了。
說來說去,一切都是為了錢!
況且如果《最後一個士兵》要是撲死的話,這米峰得賠死,恐怕這些年掙的錢全都得吐出來。
而這個時候網上的吃瓜群眾則是看熱鬧了!
……
“還真以為虎嘯傳媒公平公平的提高或者降低排片,原來是準備吞下米大炮。”
“與虎謀皮,與狼共舞,應該早就想到這樣的結果了。自食其果怨不得別人。”
“米大炮也有今天,我就笑笑,不評論了。”
“資本是無情的。這話果然他媽的不假。”
“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米大炮這次拍的東西確實不給力。”
……
四日票房出來了,
《最後一個士兵》的票房已經不足兩千萬了,《瘋狂的石頭》則徹底逆襲了。
大家看《最後一個士兵》是算是反彈不成了,那些吹捧《最後一個士兵》的媒體這時紛紛調轉風向,開始吹噓《瘋狂的石頭》成功之處。
“喜劇電影市場複興這是在打誰的臉。”
“天才編劇和新興導演複興喜劇之路。”
“喜劇沒死,死的只是會拍喜劇的人。”
……
這樣的報道,又一次讓林揚以及張星還有《瘋狂的石頭》出盡了風頭。對於媒體的這次些報道,林揚也以平常心對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