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這相比較之下的話這樣的結果直接就是在整個表演節目的起步點就已經輸了。
畢竟別人的起步點至少都是七八分,而這琴曲的起步點也就差不多是兩三分左右,這差距就很明顯了。
至於這葉洛會不會也會有那種獲得高分的可能。
當然了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這個標準的話確實太難了。
所以與其將希望寄託在這巫瓊音的會給葉洛打一個高分。
寧仲還不如將這個希望寄託在葉洛這邊能夠得到學院的支援上面來得容易實現一些。
當然了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這葉洛手中的琴,可以說是這個造型奇特的暫定為琴的東西。因為已經和琴有著不相同的結構和標準了。
這樣大膽的變動的背後則是,一種未知的挑戰。
琴絃的本就是一種依靠各種長短不一的琴絃彈奏出各種美妙音樂的東西。
而葉洛這邊的琴此時已經減少了十條琴絃,所以在這優勢上面自然是琴的音色還有整個琴的音域受到了削減。而這十四柱的琴這寧仲暫時還沒有發現有什麼優點的地方。
所以寧仲在看到了葉洛校準這個琴的音調的時候沒有開口詢問和打擾的地方。
只是這樣靜靜的看著,等待著葉洛使用這個琴彈奏出曲子的那一刻。到那個時候自然這琴的優劣一聽便知。
寧仲本以為這葉洛在將所有的音調除錯完成之後就會開始正式彈奏曲目。
但是誰知這葉洛在除錯好了這琴絃的音調之後,居然在這琴上面練起了基本技法。
只見這葉洛微微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之後,便將組左手放在琴身偏右方,寬頭的弦枕的部分手掌微微弓起,放在琴絃上。而左手則是做拈花指轉態放在琴尾部分。
右手開始在琴絃上抹、挑、勾、剔、打、摘、擘、託、輪、撥、剌、撮、鎖、如一、滾、拂、雙彈等一個一個的嘗試進行練習,而左手則是上、下、進復、退復、吟、猱、罨、跪指、掏起、帶起、爪起、撞、牽、全扶、半扶、齪、間勾、轉指、索鈴,將整個右手彈奏的琴絃進行定韻。
所謂定韻,便是在彈奏琴絃的時候左手根據右手彈奏的琴絃的所要表達的情緒的不同,進行音域的選定。而在葉洛刻意簡化之後的琴上面,這葉洛在定韻的時候就變得十分快捷,上下反覆,也是比之之前二十四絃琴的時候快速許多。
很快這寧仲,就開始慢慢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雖然現在這葉洛彈奏的琴絃變少了,但是減少的琴絃好像一點都沒有將這個琴絃的主要音域破壞掉。
而這琴絃在葉洛的熟練的技巧的彈奏下,即便是這基本功的練習也變得好聽起來。
“能夠將練習基本指法和熟悉琴絃音律做到這樣的樣子,看來這葉洛的對琴的造詣很高啊!”這寧仲也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自然是能夠透過葉洛這無意之中的表現,看出很多的東西。
至少這葉洛光憑這一手調音練習的手法就已經超過了許多人的水平,這寧仲估摸著大概在整個學院之中說不定這葉洛的琴的造詣應該也是在前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