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不能像你大姐一樣啊!”肖母發愁的看著肖瑾道。
肖瑾忙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雖然肖瑾這麼覺得,但是她不曉得母親周淑敏竟然揹著自己跟介紹人說了同意跟許波處處物件試一試的話。
肖瑾的姨媽周淑華最近經常跟姐姐周淑敏聯系,尤其是她去了上海後。
“你小姨啊,跟著你小姨夫工作調動的關系,也去了上海。前兩天還跟我打電話說自己那邊過的很好,不讓我擔心呢。”
週日,肖瑾跟母親周淑敏邊做飯邊閑聊家長。
“那不是挺好的,省的兩地分居。”肖瑾道。
“話是這麼說沒錯,可你小姨想家啊。這上海跟咱們這兒就是不一樣。說話聽不懂,連吃飯都不習慣。她住不慣啊。”周淑敏說道。
“對了,你小姨說讓我問問你,那個什麼股票認購證是個啥東西,你知道不?”肖母周淑敏想到什麼說什麼。
聽到“股票認購證”幾個字,肖瑾突然意識到這麼個大機遇就在自己眼前,怎麼也要抓住啊。
九十世紀初期,上海掀起了一個股票認購的高潮。
肖瑾只隱約的記得,在上海市政府的推動下,上海的國有企業掀起空前的股份制高潮,分四批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並於當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當時只要你買這30元一本的認購證,就有機會中簽,而全年認購證平均中簽率高達69%。
發行規模之大,數量之多,中簽率之高,是大部分人沒有料到的,新股一上市都能獲利不少。
想到這兒,肖瑾忙跟母親周淑敏說道:“媽,這可是個好機會,你讓小姨跟著買一些。咱家也拜託小姨幫忙買些吧。”
這會兒肖瑾想的不僅僅是賺錢,更多的是希望藉此攢的第一桶金,為自己日後繼續夢想積攢財富。
“我怎麼覺得不靠譜啊。”肖父推門進屋,說道。
肖瑾不想花時間跟父親解釋,看著家裡管事兒的肖母繼續說道:“媽,你相信我。真心是過了這村兒就沒這個店兒了。”
周淑敏看著女兒積極的樣子,說道:“那就買點。”
“怎麼也要買個幾千塊錢的。”肖瑾保守的說道。
父親肖天成嚇得臉色煞白,說道:“咱家雖然有點錢,但是幾千塊也太多了。一二百就不少了。”
這一二百已經幾乎是肖天成兩個月的工資了。
“好了,回頭我跟你小姨商量著來吧。”周淑敏最後拍板道。
肖瑾恨不能自己立馬去上海,買這個股票認購證去。
可有的時候,你明明提前知道了先機,卻很難把握,肖瑾此刻的狀態就是這樣。
“聽說了沒,肖瑾家掙錢了。”
“說是啥買股票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