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就別打岔了,雖然都是蛇,但一個是吃人,一個是咬人,這是不同的問題。”
實在看不下去的李柳,出聲說道。
“娘雖然學問不高,可娘也是經常上山的,倒也沒聽說過蛇吃人啊,咬人的蛇倒是見過不少。”
說著,李槐他娘有些疑神疑鬼的看著小龍女問道,“夫子,蛇怎麼可能不咬人?你這問題本來就不對吧,要說不吃人我還信,不咬人……”
“娘~~”
李柳看著小龍女有些羞愧的一拍額頭,“娘,先生的意思是讓思考,不是讓你反駁……”
李柳這話已經說的很委婉了。
“死丫頭,娘說的難道不對嗎?”
李槐他娘不服氣的問道,“你聰明,那你說說,為什麼蛇不咬人?你問問隔壁的寡婦,她是不是被蛇咬過,還有,你問問那個老不死的,每年有多少人被蛇咬?”
“娘,如果山上沒人呢?”
李柳問道。
“你這孩子說什麼胡話?”
李槐他娘用手指戳了戳李柳的額頭,“山上怎麼可能沒人?每天砍柴拾菌狩獵的不知有多少,如果不上山吃什麼?”
“我的天吶!”
小龍女覺得自己有些沖動,自己不應該來,李二啊李二,你真乃神人也,不服不行。
小龍女和李柳對視一眼,後者好像在說,先生見諒。
好在有李柳在一旁幫襯,小龍女廢了好一番口舌才算勉強說服李槐他娘,而李槐也終於明白這道題的意思,不應該侷限於題目,要換發想象力去尋找答案。
比如父母做好了飯,卻不能吃,為什麼?
換一種思考方式,就能輕松得到很多答案,比如規矩,父母未動筷前,作為晚輩是絕對不能先下筷的。
當然啦,有些家庭是不在乎這些的,也沒有這些規矩。
但不在乎歸不在乎,但這個道理你必須要明白,必須要懂得,以後出去混,這會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