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年多過去,妮可變得越發的楚楚動人,彷彿一顆隨時待摘的草莓,充滿了誘人的芬芳。
“她成熟起來了。”
廖遠側過頭,打量著吳迪,安慰道:“她和你一樣,是一個天賦型選手,能夠在壓力面前,踹出這臨門一腳,你不要鬆懈,當然也不必動搖,你應該相信你自己,只要保持你最好的狀態,你不會輸的。”
吳迪默默點頭。
妮可的突然爆發,也震驚了其他選手,許多人都忍不住對妮可刮目相看。
不管是妮可,還是高飛流,這些人在媒體的預測中是走不過第一輪的,但現在,妮可的實力爆發,讓所有人忍不住開始動搖起來。
鹿死誰手,花落誰家,猶未可知。
當一曲結束過後,面對全場的掌聲,妮可雙手按在胸口上,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深深地鞠躬。
隨後,吳迪登場。
作為以恐怖手速見長的選手,吳迪在獲得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冠軍後,就一躍成為了世界頂尖的青年鋼琴家,而在這一年多的流量曝光中,吳迪在各種場合裡尊稱廖遠為師的現象也被人們所熟知。
外媒也曾對此大肆報道,作為“小廖遠”,吳迪的實力可圈可點,他的恐怖手速為他帶來大批的粉絲和流量,但也曾飽受各種專家的批評,認為吳迪在演奏時,只是一味的炫技,而少了專業鋼琴家應有的情感,因此始終難以真正登堂入室。
柴可夫斯基大賽的表現也是乏善可陳,只有在最終總決賽時,才擁有了僥倖的表現。
是的,所有人都認為,吳迪之所以拿到柴院冠軍,都不過是僥倖而已。
這對吳迪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好在他的心境調節的很快,在之後的一系列演出中,為粉絲和樂迷奉獻了精彩的演出,再加上時不時的公益行動,市面上的詆譭也漸漸消失不見。
他的信心已經建立起來了,在演奏中也顯得遊刃有餘。
只是在伊麗莎白大賽總決賽這樣的關鍵時刻,面對強而有力的妮可,年輕的吳迪心境難免出現了動搖。
“老師,我上去了。”
妮可下臺後,吳迪立即起身向廖遠行禮,然後才一步一步堅定的朝賽場上走去。
這一刻,全場掌聲漸漸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