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留下一字一句?”
“沒有。”
乾隆帝終於明白了,為啥父皇在婁近垣第二次返回龍虎山的時候,專門派人去婁近垣的家鄉,給他的父母封誥命。當時他就不理解,一個道士的父母分封誥命,簡直是天下奇聞。現在才知道,父皇原來是加持婁近垣的門庭貴氣,也許是想讓義萱輻射到家族的榮耀。
想想乩童的她整個人已經是睡死的狀態,忽然消失不見了,擔心她心中會有些怨懟。雍正帝大肆的宣發皇恩浩蕩,雖然不會把她吸引回家,但是如果義萱真的是通天教主的乩童,他回歸三界天,感知雍正帝謝意,也會保佑雍正帝的吧。
與婁近垣談完話,乾隆帝趕忙回到皇後處,找來永璉,開啟他的衣領,一下子倒吸一口涼氣。
“永璉的項墜呢?”
“皇上問的是哪個項墜?”
“就是義萱給的雷擊木。”
“那個讓母後給扔到爐子裡燒了。”
“啊,什麼時候的事?”
“就是父皇去世的時候,我們都跪在靈柩前,母後看到永璉的脖子上的木墜子,一把扯掉說,不吉利,放到燒紙盆裡燒掉了。”
“啊,完了。”
“什麼完了?”
“沒事,此事以後不要提了。”
乾隆登基後,越發思念義萱,既然義萱不告而別,沒有了蹤跡。那麼自己就學習父皇的方式,給婁近垣家族封誥命。上次雍正的封了婁近垣的父母誥命,現在乾隆就封婁近垣祖輩的誥命。
婁近垣從龍虎山歸來後,皇太後不喜歡道士住在宮裡,婁近垣就搬到妙緣觀。在那裡他又收了許多正乙道的徒弟。雍正的預見的眼光是不錯的,婁近垣在京中總要有個落腳養老地方。因為真人府他讓出來,給龍虎山新上任的張遇隆天師。
凡是義萱喜歡的人和事,乾隆帝都給予照弗。與義萱從小交好的曹霑,家族的欠款他一筆勾銷。對義萱好的十二是允綯,由於雍正帝吃他獨佔父愛的醋。康熙帝在去世前留言讓雍正帝封允綯為親王,但是雍正帝只封他郡王,還在封王的第二年貶官。乾隆帝親眼看到他對義萱有護有愛,給他升為了親王。
對義萱非常好的十六叔允禮,更是受到乾隆帝的厚愛,讓他覲見的時候不用跪拜。不僅會給允禮發放雙倍俸祿,還讓允禮不必對自己行君臣之禮。為了照顧允禮的身體,乾隆還特地賜了一把凳子讓他坐。直到允禮受弘皙案影響,才抹去了這些待遇和恩情。
沒有了雍正的護城河的需要,居住在雍和宮的章嘉活佛,帶著乾隆的統邊任務返回西藏。他在臨行前,親自監工對雍和宮的改造,將雍和宮打造成一座佛院,見證漢藏文化交融的歷史基石。
乾隆夫婦最傷心的時候,是永璉八歲的去世。弘晝在葬禮上咬緊嘴唇,一言不發,落淚補命煉丹爐的消失,對永璉的傷害,他無力迴天能夠阻止。
乾隆帝想起來,婁近垣和雍正談道和佛二目之光、元神真意是氣、萬事萬物産生的那個最底層最根本的源頭。天機住眼於心神、二目之光、乃是元神真意之體、 即真性也、千佛萬祖不肯說破此光真性。
乾隆讓宮廷畫師,給他畫了很多的畫像,畫像中有醇音和兒子永璉,以及不知歸期的義萱。人物的眼睛都描寫細致,就像是真人原神複活一般。為什麼讓義萱拿著羽毛儀仗,就是乾隆在讀周易的時候,突然靈光一閃,“風山漸,女歸吉,利貞。”
這一歸魂卦是尋緣分的卦,是神的允許,是陽大陰小,長幼有節,倡隨之禮,夫婦之道。風山漸卦的最後一爻說,“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吉。”
前幾天夢到義萱後,乾隆帝就讓畫師把畫面畫出來,他感覺到神被自己的真情催動,歲月裡雖然她們都不在一個世界裡,但是一幅畫,就是一個永恆的歲月,裡面有他的摯愛和光芒。
畫中錯落有致的房屋,一家人溫暖和美,融化的愛意順著畫中乾隆和身後佳麗的目光,透穿層層疊疊的灰瓦屋簷,結出人間的美夢,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