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民越來越多,路過青松山,就再也走不動了,不止是餓的。
而是被這裡人的精神面貌給吸引了。
大家同樣是災民,都是一臉飢色。
可是精神面貌不一樣,他們臉上有希望,眼睛裡有光。
老人在拾柴,壘牆,女子聚在一起,要麼編制東西,要麼縫補衣服。
成群的成年男子要麼修渠,要麼開地,要麼在伐木。各自忙碌。
哪裡是逃荒,簡直是在過日子。
甚至他們還能看見,一個低矮的土牆後面,一個簡陋的棚子下面,有書生在教孩子讀書。
最要命的是。
他們看到有一塊新開的田地上,壟溝裡面竟然冒出綠綠的嫩芽。
有老人在給嫩芽澆水。
澆水?
“你們這裡有水?你們是災民麼?”新災民,試探著問澆水的人。
“當然,我們跟你們一樣都是災民。”給植物澆水的災民不耐煩地說道。
就在這個時候。
“出水了……”遠處傳來一陣歡呼。
“出水了?這裡能打井出水?”路過的災民震驚地說道。
老災民眼皮都沒挑一下。
侯爺有了方法之後,現在打井最深都能打到十丈,哪天不打出幾口出水的井。
大家都習慣了。
“有什麼大驚小怪,侯爺自有神通。留在這裡去那邊登記,不想留在這裡去通衢關。
對了留在這裡要幹活,去通衢關不用幹活。”
澆水的災民別有用心地說道,每天都要重複好幾次煩死了。
趕緊去通衢關吧,別來這裡跟我們搶侯爺的恩澤。
青松山的災民已經超過三十萬。
一萬兩千老卒,加上貳佰少年,還有黃宗吾等人的幫助下。保甲法完全鋪開,一切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