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擔心琳這邊的情況,博特在清理最後一個村莊怪物的時候,也不再像之前那麼漫不經心,出手招招狠辣,很快,最後一隻怪物也消失在他手上。
之後博特也懶得聽這些人的恭維,揮揮袖,身影消失在眾人眼前,完全不理會那些人什麼的想法。
好在回去後見琳沒事,博特這才心稍安,雖然他知道那人不到最後時刻,是不會冒險的,但是誰能保證沒有一個萬一。而對於琳的事情,博特是永遠是針線心,不容一個萬一。
事情解決了,他們也自然沒必要在這邊多留,然回到帝都後不久風波又起,先是奧斯曼帝國臨近邊城的地方發生暴動,後是森林出現大型獸潮,很多在其中歷練的學子都不幸遇難,再則帝都接連發生貴族或是主教被殺事件……
一樁樁一件件,嚴重鞭撻著帝國各層的人,特別是皇族的國王,簡直焦頭爛額,同時心中也浮現懷疑,這接連發生的事情,看似沒什麼關聯,可是串聯起來,彷彿是在擾亂整個帝國或說是……詛咒般的災難!
而與此同時帝國也漸漸傳出這是帝國存在妖孽,神震怒,故降下懲罰,都是這個妖孽帶來了這一連串的災難。
妖孽?
一時間萬民請書讓教會和皇族找出這個妖孽,將之執以火刑,平息神的怒火。
而不知何時,博特親王在威爾拍賣行為其未來王妃買下妖之鏈傳了出去,眾人恍然,隨之萬分憤怒,那個女人一定是就是禍國妖姬轉世,否則怎麼也會看上那條當年妖姬帶的紅寶石項鏈呢?還有為何在她出現了之後,帝國接連發生災禍呢?
奧斯曼帝國上下憤怒,強烈要求博特親王交出妖女,並要焚燒妖女,與神謝罪。
整個親王莊園圍滿人,開始只是高聲呼喊,讓博特親王交出妖女,甚至有些激進的人還要強闖親王莊園,只可惜他們一旦接近莊園便被守衛不客氣地丟出去。
見此,不少愚民開始怒斥博特的昏庸,怒罵妖女的禍害,唾液飛舞,罵得十分歡快,然下一刻,這些人連尖叫的機會都沒有,舌頭便被割掉。
如此血腥粗暴的行為雖震懾了一部分人,卻更多的是情緒更加即激昂,痛呈博特的殘暴,請求他為了社稷將妖女交出來,識相的卻也不敢再罵。
可惜親王大人將隔音結界一揮,管他們去死,在莊園中和自家小妻子卿卿我我,花前月下,至於那些想在外面閑得蛋疼,喜歡風吹日曬的人,呵,隨他們喜歡!
當然要是有人敢出口罵琳一句,開始是拔舌頭,第二次是臻首分家,第三次神魂俱滅!
連他不捨得說一句的愛妻,那些螻蟻也敢辱罵,他沒直接滅族已經是仁慈!
至於社稷?國家?
呵,人族的性命和興亡,他們的始祖都能無視,他又何必去理會呢?
最後那些人見博特簡直油鹽不進,還殘暴不仁,紛紛心痛,失望不已,本來的在他們眼中英明神武的親王殿下,現在成了一個昏聵,被妖女蠱惑心智的昏王。
眾人恨極了琳這個所謂的妖女,然見識到博特的殘忍和固執後,好聽來說是失望至極,只能採取其他方式來抓捕妖女,事實是他們擔心博特這個暴君一個不開心又要濫殺無辜,到時小命不保,算了,還是“曲線救國”吧!
人群漸漸離開親王的莊園,往教會和皇宮遊行示威,要求教會和皇族逮捕妖女和殘暴的博特,平息神的怒火,特給那些枉死的人一個公道。
教會:“……”
皇族:“……”
特麼的,你們怕被博特那個變態殺了,就拿我們當槍使,難道我們就不怕死嗎?
然而即使教會和皇族在心塞,這口血也得嚥下去,畢竟博特不在乎名聲和形象,可是他們在乎啊!
皇族和教會這隱形中的是死對頭又再次聚在一起,俗稱狼狽為奸,暗搓搓一起商討怎麼對付博特。
最後拍板,先禮後兵!
讓紅衣大主教和皇族德高望重的王爵前往再去說服博特將妖女交出來,且只要他肯交出妖女,念在他多年的功勞上,加上他當眾道歉,和收回他手上的權利,爵位依舊保留,其他既往不咎。
“博特,你冥頑不靈……”
琳看著被博特拍飛還不忘怒斥的王爵和紅衣主教,眸光閃過一絲諷刺,冷哼一聲,“皇族那些人簡直腦子都是坑,居然與虎謀皮,難道他們不知沒有你,皇族還有什麼資格和教會擺在同一個位置上呢?現在遇到一些壓力,馬上將你舍棄,呵,看來你那個傳說中的國王弟子也是忌憚你多時,盼不得你倒臺呢,還有當眾道歉,看來你被瞧低了呢?這麼蠢的方法他也能想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