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郡。
呂布興奮地帶著胡惟庸、宋丘齊等人從田間回來,他親自到各處地間檢視過了,確認了占城稻的存在,而這種稻穀在幽州之地種下,一畝可得谷三石!
這個產量在中原的上等田才能得到,而在幽州,之前一直都只有兩石左右的產量,可惜幽州之地入秋後不久就要下雪,不然如果這裡能像江淮一樣種上兩季水稻,則軍糧無憂矣。
呂布讓胡惟庸、宋丘齊等人把今年收得的稻穀儲存好,以備來年做稻種之用。
胡惟庸、宋丘齊等人其實不用呂布交待,他們都如此做。
打仗打得就是錢糧,如今有了如此優質的稻種,幽州日後將無糧食之困矣。
回城之後,胡惟庸、宋丘齊等人即去執行呂布的命令了。
呂布則一人返回太守府。
張賓、崔浩見呂布一臉喜色,忙追問原因。呂布據實以告,張、崔二人亦是興奮不已,他們一直最擔心就是幽州如今有人口四百萬,糧食問題如何解決?
現在這個問題已然不是問題了!
張賓立即建議道:“既然糧食這麼高產,我們不如將百姓遷到半島之上,就在那裡設郡、縣。否則每次我們打下那裡,都不派兵駐守,高句麗亡了、起來個新羅,新羅亡了,現在又起來個百濟。我們後方不定,不利於我們的前方作戰呀!”
楊大眼、英布近來向呂布稟告,原先高句麗的地盤上又來起來了個叫百濟的國家,一直襲擾遼東、樂浪等郡。漢軍一出動,這些人就躲進深山之中,漢軍一回,這些人又從山裡冒出來,很是麻煩。
崔浩道:“屬下贊成,有如此高產的稻穀,不但可以在半島上種,還可以在塞外上種,我們不是跟契丹約和,長城之外三百里皆是漢土。我們完全可以在這三百里裡不斷建造土城,種植占城稻,只需十年,我們就能積蓄力量,將戰線再向前推三百里!如此千年以來,中原皇朝不斷為外夷所擾的歷史,便將結束在主公手中!”
一千多年來,北方的遊牧民族不斷被中原皇朝打敗,但被襲擾的歷史卻從不斷絕,每個補打敗的遊牧民族消亡之後,便會再冒出一個新的出來,殺之不盡呀!
根本問題就是糧食之困!
呂布以前讀史書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大漢都把匈奴殺得差不多了,為何不留軍駐守在好裡,白白讓那麼多漢家犧牲打下的地盤又讓給新的遊牧民牧。
直到呂布現在到幽州才明白這根本原因。契丹人在漢城附近都種有不少糧食,年景好,一畝地只能收一石多。在有水源的地方種地了,就不能放牧了,不然種下去都不夠馬牛羊偷吃的,如此一樣就制約了種植的規模。
再加上草原上一望無際,無遮無攔,莊稼種下去之後,遊牧民牧定然想著成熟之時來打草谷,而想阻止,就必然在有大規模的騎軍團才行。可駐守的人、馬一多,種出來的糧食又不夠別吃,如此種種,中原皇朝每次打下塞外,都只能收兵而回,很是無奈呀!
呂布點頭贊同,表示稍後便會跟胡惟庸、宋丘齊等人商議遷民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