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道赤色的殘影閃過徐溫的眼前,他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就看到天地都在翻滾。
接著徐溫就看到自己的身體沒有了頭顱,頓時明白,剛剛那道赤色殘影是呂布狂飆而來,一戟將自己的頭顱斬飛。他好不甘心,自己還沒稱霸天下,就這樣死了,不甘心呀!
徐溫的人頭在地上不斷翻滾,王衍、楊復光等人頓時嚇得魂不附體,現在呂布已然沒有回頭路走了,但他們的人生道路似乎也走到了盡頭
常遇春、夏魯奇諸將盡皆有點激動,呂布目前已然控制了大半個徐州,而且兵強馬壯、錢糧充足,呂布如果舉事,他們不定可以追隨呂布成就一番霸業。
“父親、母親”呂布一戟斬飛徐溫的腦袋後,立即策馬衝到父母面前,三兩下打飛看押之人,翻身下馬為父母鬆綁。
呂良臉色漲紅,對呂布怒道:“呂布....”話還沒說完,突然間就暈過去了,這可嚇壞呂布了,試探了一下,發現父親沒有性命之憂。
呂布這才放下心來,連忙派人將父母以及那個年輕男先送回城中,自己留下善後。
徐溫麾下那些將士見主將已死,呂布的大軍又團團包圍上來,皆無盡戀戰,紛紛棄兵而降。
呂綺玲將駱知祥、宋齊丘、李昪、柴再用、鍾泰章等人押到呂布面前,
呂布的目光在這些人身上打轉,想看看這些人此時此刻會會不投降自己,畢竟自己要高舉造反大旗了,得多多招攬人才。
李昪突然開口說道:“呂將軍,可否借一步說話?”
呂布不知道李昪在這種時候還想耍什麼花招,便轉身走向一邊,李昪連忙跟上。
待到無人之處,李昪開口道:“我有徐溫裡通外敵,圖謀大漢天下的證據。”
“這是徐溫想讓我送到遼東慕容家的信,裡面詳細說明徐溫在佔據徐州之後,與跟慕容家南北夾擊大漢,到時共同瓜分大漢天下。”李昪從內衣中拿出一封信,交給呂布,“呂布如果同意,我願意做人證,指證徐溫謀反之罪。”
呂布神色凝重,之前與慕容麟相識時,他就隱約感覺徐家跟慕容家之間關係不簡單,拿過信一看,果然如李昪所言,徐溫的野心很大呀!
李昪如此做,主要是賭呂布其實不想造反,確切是說,呂布此時此刻還不想造反。李昪很清楚,目前大漢的軍隊還很強大,數月之後平定黃巢之亂就是證明。呂布應該也看出這一點,天下大局還沒有真正朝換代的地步,最起碼還有還有幾年的安定日子。
幾年之後待朱元璋、項羽、楚莊王等人羽翼豐滿之後,那時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亂。
呂布目前雖然擁兵數萬,但他毫無根基,雖然跟張氏聯姻,但是徐州大族並沒有真正站在呂布這邊。地盤佔得雖大,但都是新佔不久,基礎不穩。在這種情況下,想跟漢軍作戰,勝敗難料。
所以李昪想透過指證徐溫,給呂布留出一條不造反的路,也給自己一條生路。
呂布現在的確還沒做好跟大漢正面硬扛的準備,只是徐溫這傢伙實在是死有餘辜,竟敢拿自己的父母來要挾,現在李昪願意指證徐溫裡通外敵,自己便可以藉著臺階就下。
“去把王大人、楊大人請到刺史府大廳。”呂布向親兵吩咐完,自己就先往刺史府而去。
李昪知道自己的小命保住了,連忙跟上。
王衍、楊復光見呂布的親兵突然將他們包圍,以為是呂布要殺他們祭旗,嚇得兩腿發軟,拼命地喊救命,最後被拖到了刺史大廳。
王衍哭泣道:“呂將軍,不要殺了我,我願意降。只要你不殺我,我可以號召徐州士族為你助你選擇。”
一旁的楊復光對王衍的行為嗤之以鼻,“呂將軍,你殺徐溫乃是形勢所迫,我可以親往京城向陛下言明此事,相信陛下定然體諒你的難處。”
王衍立馬道:“我也願意為你做證,親自往京城去向陛下證明,此事皆是徐溫之錯。”
“兩位大人,你們不用害怕。”呂布將手中的信交給楊復光,並讓李昪將徐溫與慕容家暗中聯合之事再說了一遍。
王衍、楊復光將信看了一遍,確認信中行跡確是徐溫親筆,又有李昪這個義子做證,徐溫謀反之事絕對是板上定釘。
其實就算信上行跡不是徐溫親筆,只要有李昪的口供就可以了。
因為只要能證明呂布殺徐溫是正確、無罪、是理所當然的,那就是王衍、楊復光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