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校場還老遠,呂布就聽到一陣雜亂的聲音傳來,頓時知道出事了,立即策馬前進。
校場內的人員大抵分成兩股,一股以楊大眼為首,另一股以朱亮祖為首,雙方都在相互在對罵,各種汙言穢語紛飛。
當他們看到跨下赤兔馬、手持方天畫戟的呂布駛入校場,所有人立即禁聲,紛紛按操練的隊形站好,校場頓時落針可聞。
呂布目光一掃眾人,所有人心頭頓時一寒,“校場重地,為何門外一個看守的人都沒有?”
聲若洪鐘,音可斷金,問得眾人大氣都不敢出。
校場外原是有一小隊人看守的,但這些人看校場內吵起來了,便也都加入其中。
楊大眼低著頭,站出佇列,“此事乃是屬下失職,屬下願按軍法從事。”
看守校場計程車兵不願楊大眼為他們擔責,皆出列承認自己失職。
朱亮祖亦出列承認自己存在過失。
呂布厲聲道:“楊大眼、朱亮祖,本官念你等昨日守城有功,今日之過便功過相抵,日後再有過失,定軍法從事。”
楊、朱二人連忙感謝。
呂布讓小校等繼續操練士兵,將楊、朱二人叫到一旁詢問起鬨的緣由。
楊、朱二人相視一眼,目光還是十分不服氣,便各自將事情娓娓道來。
楊大眼昨晚忙活到天亮才按呂布的吩咐,總算將那一萬多俘虜給安置妥當,其中六千多除老弱病殘皆分其田地,補發糧種,繼續為農。
呂布從徐知訓府中搜出的一堆地契,也正愁沒人幫自己種這些地。
還剩下六千多精壯年,楊大眼將其中一千人分配為騎兵兵種,以備訓練騎兵之需,雖然城中的戰馬還不到一百匹。但他長期在邊塞作戰,知道騎兵的重要性。
楊大眼知道呂布有意將朱亮祖收為已用,便剩下的近六千兵分成平分為兩部,他自己統領一部,當然這些人都儘量挑好的,留給朱亮祖的自然就差一點了。
輪到朱亮祖說時,他本來想訴一下苦的,畢竟徐知訓府中的財物實在太多了,也是忙活到天快才搬完,還有一些大件東西實在搬不了,只能作罷。
但朱亮祖見楊大眼也是忙活到天亮,對方都沒訴苦,自己就不提了吧。
可當朱亮祖躺下沒一會,幾名親信便跑來叫醒他,說楊大眼正在校場挑兵。他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連忙強打著精神趕到校場。
朱亮祖大概看了一下被挑剩計程車兵,並沒有多差,心裡還是挺滿意。
呂布聽到這知道兩人不是為分兵之事吵起來的,便納悶這兩人有什麼矛盾,本就是剛認識兩天,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的。
朱亮祖說到這,怨恨地看了楊大眼一眼,後者無所畏懼,隨後繼續敘說。
當楊大眼看到周身扎著紗布的朱亮祖時,不由得大笑起來,原來他早就聽說後者被人給打傷了,而且對方還是個十幾歲的小女孩,於是就嘲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