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大漢這才對自己來了來歷敘述起來,原來此人本名叫朱亮祖,祖上曾做過將軍,所披之甲便是祖傳之物,一個月前他還是下邳郡東城縣的縣尉。
賊寇大軍攻城之時,他帶領城中士兵堅守城池,同時向上級發出救援申請。不過徐太守派出的救兵半路就被圍點打援而放棄救援,再加上城中百姓亦被欺壓地忍無可忍,於是偷偷開啟城門,迎接賊寇大軍入城。
朱亮祖在此情況之下自知獨力難支,亦只能假意投降賊寇。一路北來,他都沒機會反正的機會,直到剛剛呂布力戰群雄,才以出其不意的時機,予以賊寇以重創。
呂布的實力還是很讓朱亮祖佩服的,生平以來能打敗他的就沒碰到過,更不要加上幾個戰力只比自己差一點點的。
敘述最後,朱亮祖真心實意地恭維了幾句,並表明以後要追隨呂布左右。讓他做出如此決定的乃是如今朝廷的不做為,以及天下風起雲湧的起義。
這一個多月來在賊寇軍的經歷,讓朱亮祖深刻的明白,這個天下快要易主了,呂布實力非凡,是個可以投奔的人。
對於如此人物的投靠呂布自然很是欣喜,他仔細觀察朱亮祖的神情,見對方態度很誠懇,不像做假,便答應了下來。
朱亮祖連忙感謝。
“你可知那幾名賊寇首腦的來歷?”呂布對今天那幾位大漢還是很欣賞的,不能收為已用,不免有點遺憾。
朱亮祖應道:“賊寇首腦,也就是那名虯髯大漢,他本名常遇春....”
“常遇春!”呂布不禁吃了一驚。他回想起今天那虯髯大漢那一馬當先就射箭的行為正是常遇春的招牌動作。
歷史上常遇春與敵軍作戰,曾多次快馬衝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殺敵軍主將而迅速結束戰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虯髯大漢是常遇春,眼前這個朱亮祖很可能就是歷史上能把常遇春給刺傷的人,此人可是有大將之才呀!就是下場不太好,被明太祖明太祖召回金陵,與兒子被一同鞭死。
呂布想到這忙問了一下明太祖的下落。
朱亮祖想了一下搖了搖頭,“我在賊寇軍中從來沒聽說過此人,不過軍有尚有一人與常遇春地位相平之人,姓傅,名字不詳。”
原來賊寇大軍也分兩股,一股以常遇春為首,他就喜歡一馬當先射殺官軍主將而取得戰鬥勝利,但很多時候官軍都是閉城自守,這時賊寇大軍就會因為沒有攻城器械、兵器不足、兵員不精而陷入被動。
另一股以傅姓男子為首,此人作戰亦是十分勇猛,旦喜加以計謀輔助。比如此次的攻城計,便是出自他手,首先便是派出少量精兵化裝成外出勞作農民,在夜幕時分返城之時發起突襲,短時間內控制住城門,以接應騎兵入城。而後由騎兵擋住官兵的反擊,從而接應後繼大股步兵的進攻。此計屢次得逞,不得不說是一良策!
常、傅二人本來聯合作戰,但隨著地盤不斷擴大,便出現了戰略分歧,以傅姓男子為首的主張南渡江水經略南方,以常遇春為首的則想北上,戰據整個徐州。兩人吵了幾架之後,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各奔東西了。
呂布聽完有點欣喜,只要常遇春不遇到明太祖,那就是好事,不然自己想實現夢想可有點難呀!
喜歡呂布之我要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呂布之我要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