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北、南韓,歷史上卻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輝煌,卻把別人創造的輝煌當做自己的,並為此沾沾自喜,順便貶低真正創造輝煌的人。
這樣的事,韓人已經做了無數次。
他們的無恥,比倭寇更甚。
只可惜,國人卻對南韓很友好,哈韓的人不計其數,甚至他們的明星在華夏影響力比在國內更加大。什麼長腿歐爸,人造美女成了國人追逐的偶像。
陳柏坤敢當眾站出來,當眾提出質疑,曹越對他的印象有了極大的改觀。
這家夥問的很直接,曹越佩服他的勇氣。
“這是我們南韓的歷史,”那位老師對陳柏坤的問題有點不以為然,很輕蔑地回答:“歷史上,南韓民眾一直依靠自己的力量抵抗外敵的入侵,包括倭國及華夏。南韓百姓遭受鄰國長達數千年的欺淩,終於在近代獲得了完全的獨立,這是大韓民族的無上榮光。南韓從來沒有依附另外政權存在,也不是其他國家的附屬。這位同學剛才所說,真的很無知。”
“所以你們拋棄了漢城這沿用了數千所的地名,將漢城改成了首爾?為了割裂與過去歷史的聯系,連用了幾千年的漢字都拋棄了?”陳柏坤咄咄逼人的問詢:“只是這樣,能掩蓋掉漢城存在了千百年的歷史嗎?漢城前面的漢江,為何不同時改一個名字?你們以為,纂改了歷史,已經存在的過去就可以抹去了嗎?為什麼你們連正視歷史的勇氣都沒有?”
這時候,朱朝陽站出來,制止了陳柏坤的繼續問詢:“這個問題涉及面非常廣,不是此次文化交流的範疇,請陳柏坤同學不要再糾結於此。”
他覺得陳柏坤問的問題太尖銳了,超出了文化方面的爭論,涉及到政治了。再不制止,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紛爭,而且這紛爭會引起外交事件。
交流團的很多同學都看向朱朝陽,對他的制止表示了憤怒。
不過同學們都顧全大局,沒有人站出來質問朱朝陽的懦弱。
身為華夏的官員,率團出國訪問時候,擔心惹出事端,回國後被處罰,所以小心行事,這一點大家能理解。
但朱朝陽的息事寧人態度,並沒讓南韓人領情,他們反而變得咄咄逼人。
“我們不是倭國,我們不會纂改任何歷史,”那位講課的老師,在驕傲地看了幾眼陳柏坤後,直接用漢語問詢交流團一個問題:“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唐詩宋詞成了漢文化的千古絕唱,但我不明白的是,華夏有著那麼悠久的歷史,有那麼燦爛的民族文化,幾千年以來湧現了不計其數的先賢,現在為什麼沒有人重視文化的傳承了?”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這麼說麼:大唐文化在倭國,宋明文化在南韓,民國文化去了臺島。能不能這樣說,華夏人現在都不願傳承自己的祖先留下來的燦爛悠久的文化了?”那男韓老師很輕蔑地說道:
“如果真的是這樣,你們有什麼資格為過去驕傲?你們有何底氣說剛才那些話?你們難道會相信,拋棄了自己傳統文化的華夏,有過那樣輝煌的歷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