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龍朔三年,大唐在新羅領土上設立了雞林州都督府,新羅正式成為唐王朝合法的地方政權,新羅領土也納人了唐朝統一的區劃之內。後來大唐軍隊聯合新羅人,攻滅了盤居在遼東半島以北的高麗政權,自此,整個遼東半島(也就是現在的朝鮮半島)全部歸於大唐治下。
陳柏坤熟知這段歷史,因此他對半島上的那兩個政權一直看輕,和很多人一樣以棒子相稱那裡的人,再加上剛才看到曹越和鄭含一副親密樣子,心裡有氣,聽了外事辦的工作人員稱贊南韓,忍不住站出來駁斥一番,順便賣弄了自己的才學。
他的發言引來了不少喝彩聲,連曹越都對他刮目相看了。
原本曹越以為,陳柏坤這個官二代富二代,應該是不無學術的家夥,想不到看走了眼。
“不過想想也是,能當鄭含朋友的,怎麼可能是繡花枕頭?”他心裡暗笑。
這時候,代表團團長朱朝陽站出來說了一句:“陳柏坤同學的發言挺有見地。不過我覺得,我們不能抬高別人來貶低自己,也不要自大到目中無人,覺得華夏依然是中央王朝,我們要承認現在華夏的落後和不完善。認清現實,正視短處,弘揚我們的長處,發揚光大漢學和漢文化,這是我們這次交流的宗旨。當然,我期待你們為國爭光。”
朱朝陽的話,獲得了交流團所有成員的鼓掌喝彩,陳柏坤也拼命地鼓起了掌。
隨團採訪的丁佳和她的同事,則將剛才精彩的一幕用影片的方式記錄了下來。
很快,飛機就在仁川國際機場降落。
有大使館的人員前來迎接,一道來迎接的,還有一位叫樸正泰的南韓文化體育觀光部副司長,及首爾大學的一名副校長。
一番寒暄客套後,所有人都坐上南韓方面安排的車子,前往市區。
樸正泰和朱朝陽坐在一塊,兩人透過翻譯愉快地交談,當然他們所聊的也只是一些場面上的話。
聊著聊著,突然樸正泰說了一句:“聽說貴國正向聯合國遞交端午申遺的報告。呵呵,我們江陵端午祭已經申遺成功了好多年。我覺得,貴國政府大可不必再以端午的形式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因為已經有了我們的江陵端午祭。”
雖然樸正泰說的非常輕松,但聽明白了其話中意思的人,都清楚這是一種赤裸裸的挑釁。
這些年,南韓和華夏文化紛爭此起彼伏。
最著名的就是端午節這個包容濃重文化氛圍的節日歸屬上的紛爭,南韓搶在華夏之前申請了與端午有關的非物質因文化遺産專案,導致了兩國文化界的紛爭。
再還有,就是漢字的發明權,南韓人也想搶走,他們還認為明代名醫李時珍是韓籍,《本草綱目》版權應該歸南韓所有,活字印刷、造紙、風水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版權也歸他們。
這些全世界公認屬於華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南韓人來爭來搶,華夏當然不會忍讓。
於是,文化上的紛爭一直持續。
誰都知道,這次所謂的文化交流,就是兩國的文化較量和爭執。但誰也沒想到,華夏交流團剛剛抵達南韓,南韓官員就提了這樣一個非常尖銳也非常敏感的問題。
隨團翻譯猶豫著,不知道要怎麼將這個問題翻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