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嬋把楊蘭的簍子疊在她的裡頭,還給小姑娘撿了根粗木枝讓她杵著走,手裡頭的花兒放簍子裡了,墊了些青草放著,就不用怕蹭壞了。
走了一大半再往後頭看的時候,就是和季嬋剛來時的村子一樣了,一座座村落房屋相互毗鄰,在初生的陽光裡頭顯得極為美麗,屋畔的那一抹綠意也是極美的點綴,波光粼粼的楊溪像是一條金帶流過著整個楊家村,還有楊石家的海棠,在這裡都能看見那團嬌粉。
“真美呀。”
季老師感嘆著,她想如果她手裡頭有相機或者是手機還沒壞,她一定會把這一切都拍攝下來,哪怕有一支筆也行,可惜的是她手裡什麼都沒有,只能用眼睛,把這些都銘記在腦海裡頭。
再往上一些,就是楊石家的果樹林了,裡面不僅僅種了梨子,還有桃子、杏子、李子等等,只是梨樹佔的數量要多些。
這些果樹大部分都掛了果,也都快要接近成熟,季嬋伸手摘了個她夠得著的黃皮圓梨,拿帕子擦了擦遞給了楊蘭,兩個人分著吃了一個梨。
季嬋並不知道這是什麼品種,只知道吃著很甜,她把外頭的梨皮咬掉,裡面的梨肉白淨多汁,脆甜無渣,好吃得連喉嚨都能感受到這一股清甜。於是她又摘了一個給楊蘭。
楊石家的梨樹很高,底下僅有的幾個梨要麼沒成熟要麼被她們兩個吃了,季嬋只能挽起袖子上樹摘。
好在用來做梨膏的梨只需要兩三個,她不用爬太高,就在第一個分叉那兒坐了,伸手勾著樹枝往裡頭彎,摘到了就遞給樹下的楊蘭,兩個人分工合作也就花了幾分鐘的時間就摘齊了。她也不下來,就坐在上面晃著腿,目光悠悠的望著這林間草地。
“咯咯……”
茂盛的草叢中突然竄出了一隻野雞,有著彩色的尾翎和羽毛,啄食著她們扔在地上的果核。季嬋心裡一動,但是看見野雞鋒利的爪子和靈巧的身姿還是放棄了下去抓它的念頭。
她不會做陷阱,也跑不過打不過它,還是算了吧。季嬋不動,不代表楊蘭沒有那個好奇心,只見小姑娘倒拿背簍一點一點的接近了那隻貪吃的野雞,在一個觸手可及的距離停了下來,聚精會神的盯著,然後猛的一撲!
野雞警惕的扇動翅膀,尖銳的爪子張開,不僅避開了背簍,還在上面猛抓了一把後逃入草叢,只留下了幾根色彩豔麗的雞毛,小姑娘四肢著地,一臉懵的抬頭,季嬋瞧著她頭發上還粘著雞毛,頓時“哈哈哈”笑出聲。笑完了趕緊下了樹,拿帕子給她擦幹淨手。
“要量力而行,做事情之前先想一想再去做,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季嬋伸出一指點點小孩的鼻尖,教訓道。
楊蘭委委屈屈的抿著嘴,季嬋看著又是一陣好笑。
也不多待,兩個人手牽手下了山,天空裡頭的雲半遮著太陽,和著清風,在這並不燥熱的夏季,緩行歸家。
灶裡頭添了柴,幹燥的枯枝被明亮亮的火苗一烤就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季嬋在灶頭上的濕巾擦了擦手,臉頰被火照得帶上了些許紅暈。
幾個梨子削了皮,拿刀挖去果核後切成塊狀後搗成醬倒鍋裡,期間楊蘭還想再吃卻被季嬋喝住了,再過一會兒就要吃飯了,梨的水分多,再吃就吃不下飯了。一小塊生薑也削皮切塊放進去,從村裡陳大夫手裡買來的兩個羅漢果和川貝母敲碎了加進去,季嬋還多放了一把去了核的大棗。
清水漫過梨醬,大火煮開後小火慢燉半個時辰,在這期中季嬋還要時不時的攪拌和撇去浮沫,最後把東西倒在裹了棉布的盆子裡頭,瀝幹後的汁水繼續下鍋小火熬,季嬋往裡頭加了一點紅糖,讓它不那麼苦,煮上兩刻鐘的時間。
關火把已經變成黑色了的梨汁倒進小盅裡,蓋上蓋子冷卻。等要放到了晚上,它才形成膏狀,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梨膏。季嬋挖了一小勺用熱水沖泡,端進去給楊老爺子喝了,沒有咳嗽的人也可以喝,這東西潤肺止咳,生津利咽,何況她又往裡頭加了紅糖,有些甜甜的,像楊蘭這樣的孩子更是愛喝。
那幾枝海棠被插在楊家僅有的一個白淨瓷瓶裡,用清水養著,估計還能再開個幾天。
季嬋舀起水澆了院子裡頭的蔬菜,之前種下去的辣椒和番茄都發了芽,小小的嫩苗顯得碩大的水珠,她站在邊上看了一會兒,開啟籬笆進去摘了一把紅莧菜,今天晚上就吃這個了。
作者有話要說: 新年大吉,祝大家歐氣滿堂
☆、第 9 章
楊老爺子的咳嗽在連續喝了幾天梨膏後好了一大半,就連臉色也紅潤了許多。
補種的花生還沒有著落,楊老爺子尋思著上較為要好的楊石家問問,打聽看看哪家有留著沒種的良種,先賣些給他們。
楊蘭跟著楊秦氏牽著家裡頭的那隻耕牛上地裡頭翻田去了,季嬋就在家裡頭做飯編竹簍子,她手裡頭拿著把柴刀,把最為鋒利的那一頭往竹片頭一劃,就剖成了兩半,撿了另一半起來繼續破開,直到將這片竹片剖成八瓣才停下。
等到腳邊破好的竹蔑壘成一堆了季嬋就上手編了,她的速度很快,靈巧的手指在長寬厚薄都差不多的竹片上動作著,旁人還看不出來是怎麼做的時候,底部就編好了,竹片交織構成漂亮的菱花狀,慢慢的往上疊加,覺得差不多了就開始鎖邊,這竹簍子不僅可以家裡自己用,做多了送人或者拿去市集裡賣錢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