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打來的電話?”一旁的嶽孖問道。
“電話是阿里漢打過來的。”李俊回答說:“他約我們明天見面,繼續談判。”
“嗬,他們首先沉不住氣了嘛。”邵逸夫笑了笑。
三人繼續在小鎮裡漫步。此時,猶如世外桃源一般,外界的風雨聲無法影響到這裡的寧靜。
外界對於東方隊引進卓巴的談判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自從訊息曝露以來,各路媒體、各種訊息不斷傳出來。卓巴極其經紀人阿里漢也被相熟的記者相繼追問著。
現在,東方俱樂部與卓巴的談判完全暴露在了外界。歐洲媒體在表示關注的同時,也顯露出幾種態度。一種是看戲模式,知名球員的轉會歷來是媒體關注和炒作的焦點,流量為王的時代,要的就是焦點新聞。而另一種則將目標對準了雙方的要價上,據稱東方隊開出了天價合同,卓巴將為這一份合同前往中國踢球,一份無法拒絕的金錢合同,說的很直白,就是為了錢。
隨著各種訊息出來,越來越多的媒體都把關注焦點放在了“錢”上。在媒體和足球界人士看來,錢才是雙方談論的焦點,事實也如此。
《世界體育報》的一篇報道講述的更加露骨:金錢的誘惑,無法抗拒的選擇!文章中描述到,中國人提著一箱現金,直接擺放在了卓巴的面前,一下打動了卓巴。當然,這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寓意很明顯,就是衝著錢,卓巴會選擇去中國踢球。
在網路上,不少國外球迷譏諷地評論說卓巴為了錢放棄自己的職業生涯,是可笑的行為。畢竟在歐陸強國的球迷們看來,中國足球,是第三世界的足球圈。在全世界舞臺上,壓根兒沒有位置。他們不能想象,卓巴這樣的巨星會前往中國踢球,雖然目前也只是在談判階段。對於他們來說,意識上仍然無法接受。
當然,卓巴的經濟團隊也透過媒體主動發聲,承認確實在與中國的俱樂部進行談判,但是距離達成還有距離。要價也沒有之前報道的那麼誇張。
無論如何,在休賽期,這樁引援談判吸引了全世界足球媒體和足球圈人事的關注。
李俊接到阿里漢的電話之後,並沒有急著趕回巴黎。三人在小鎮遊玩的晚上,在小鎮的餐廳裡,享受了一頓地道的法蘭西美式。晚飯之後,才駕車返回了巴黎。此時,已是深夜。
回到駐地之後,三人聚在李俊的房間裡,與遠在重洋之外的龔月明開起了越洋電話。
“你怎麼看接下來的談判?”龔月明在電話裡問道。
“明天的談判可能會是雙方最後一次談判了,是否能成,在此一舉了。”李俊道。
“恩。你們看,這次外界的輿論風潮,會產生多大作用力?”龔月明說。
“我們之前在國內收集卓巴相關資料的時候,發現卓巴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球星,首先他是一個非常有自我想法而且很堅持想法的一個人,無論是踢球,還是從事自己的商業發展,他自己意見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團隊的決定。”李俊分析說:“雖然這次阿里漢走到前臺,但是我們認為,能否談成的關鍵,還是在於卓巴本人。”
“另外,卓巴又是一個非常在意外界看法的人。無論是媒體的意見,還是球迷群體的意見。他很努力在外介面前,扮演一個受大家歡迎、受大家尊重的人。”李俊繼續說到。
“所以你們才建議,我們首先發起輿論戰嗎?”龔月明呵呵笑著說到。
“呵呵,”李俊笑了笑:“這幾天,我們有意保持冷淡,讓外界去幫我們炒熱這個話題,就是希望在輿論上,我們能佔一些主動,至於說,輿論到底是否能夠促成這次談判,只有等到明天才能知曉了。”
“我們還有底牌,”龔月明在電話里語氣堅定的說到:“報價還可以往上加一些,另外,出國前準備的幾份商業計劃書,這次也可以拿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