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見李菱葉作的菊花,太後就露出贊賞的神色。
雖然說李芍藥剛剛那副急於討好的樣子有點落了下乘,不過這一手畫技倒真的是沒得說。
那一叢墨菊,點染潑墨,都很是到位。整幅圖佈局也很是合理大氣。留白的地方更讓人很有一種意猶未盡卻又恰到好處的感覺。
而李菱葉,對周太後這樣的反應,倒是沒有多少驚訝。為了畫好畫兒,她可真的是下過苦功的。不僅僅是在模仿芍藥上,光是如何用墨和筆法,她都是潛心研究過的。而且,她最得意的,也就是她的這一手書畫了。
看李菱葉此刻寵辱不驚的表現,周太後這才覺得,她還算勉強配的上之前李家芍藥,周家靜蓉並稱的美譽。
想到她和周靜蓉齊名,她就不由看向了周靜蓉:“蓉丫頭,你畫的什麼?也拿過來我看看!”
周靜蓉大大方方站起來:“有李家兩位妹妹專美於前,我哪裡敢出來丟醜?太後娘娘,您就放過了我吧!我只寫了這一副字兒。是臨的前人碑帖。”
她說著,雙手捧著一副字,走到了周太後跟前。
周太後聽她這麼說,忍不住嗔了她一眼,道:“你這丫頭慣會偷懶!這字兒也就罷了,尚能入眼!”
然後便讓身後的宮人將她的字畫接了,放到案頭的另一邊。
如妃見她此舉,心下一動,卻是知道了周太後的心意。
她這是鐵了心要把李家的兩位姑娘都收入後宮了。
只不知道當李相爺知道了之後,會不會竭力反對。
說起來,李相爺還是太後黨的堅決反對者。
對於之前太後提議讓梁王回京輔政,首先提出反對意見的李相爺。
而太後黨屢次針對太子的言論,也似乎每次都是在李相爺為首的清流一派的抵制下消散的。
太後這麼做的用意,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對李相爺的一種變相的報複?
如妃對於朝政大事,雖然時有耳聞,卻也並不敢貿然問津。此刻太後的做法,她雖然心裡存了疑慮,面上卻是半點也不敢露出來。
接下來,太後又叫了好幾個京中出名的貴女問話,並且贊賞留下了好幾個人的畫作。
其中,金冠群,王若雪,及東陽侯府的齊清華等都赫然在列。
今天的詩會,可以說最令眾人矚目的還是芍藥。
以一個李家三房庶女的地位,儼然和這些京中的貴女們並列,不可謂不出人意料。
至此,也沒有人再敢像剛開始的時候,公然對她冷眼相看了。
詩會結束的時候,雖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但是芍藥的關注點,卻是已經換了。
“我讓你帶話給如妃娘娘,可曾帶到了?那個玉佩的事情,娘娘那邊可有說法?”她一臉嚴肅的問著素琴。
今天她帶了素琴和連翹一道入宮。相對於連翹,素琴跟著她出入過幾次宮廷,比她更加熟悉宮中的人事。所以,察覺那塊玉佩不妥之後,她第一時間讓素琴告訴瞭如妃身邊的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