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我要做大明星> 第688章 說服謝爾蓋布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88章 說服謝爾蓋布林

盧沖是個有著典型文科思維的人,他對那些數理化之類的東西有著根本的抵觸和反感,這也鑄就了那一世他高中選擇理科、大學選擇機械專業而形成的“男怕入錯行”的悲劇人生,還好這一世他毅然決然地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往自己適合的演藝道路發展,終於混得有模有樣,比起那一世的吊絲樣,無疑是強了太多太多。

不過,這樣的他,只能暫時性地矇蔽住拉裡佩奇,博得他暫時的好感,如果長久相處下去,可能還是會露餡的。

而盧沖要的就是這個暫時,在這個短時間裡,讓拉裡佩奇對他産生強烈的好感和崇拜,進而非常爽快地跟他合作,至於以後,整個公司的運營發展都託付給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盧沖則是甩手掌櫃,大部分時間都在華夏,很少來美國,來到美國關注的也是谷歌公司長遠的發展,拉裡佩奇就想跟盧沖發展那種跟埃隆馬斯克那麼親密的關系都不可得,更別說識破盧沖偽技術控的外表。

三人相談甚歡,盧沖便提出:“咱們三人有想法、有技術、有資金,為什麼不開個公司呢,把我們的想法變成現實呢?畢竟,僅僅構思出創新的科技未來是不夠的,重大理念並不足夠,它還需要商業化,我們必須創立一家成功的公司。”

拉裡佩奇更加動容,因為盧沖這番話跟他讀過尼古拉特斯拉的傳記後的心得不謀而合,盧沖這話說到他的心坎上了,他欣然同意。

雖然盧沖的主攻方向是拉裡佩奇,但他也沒有忘了去征服謝爾蓋布林,徵得謝爾蓋布林的同意,畢竟那一世創業初期,謝爾蓋布林對於谷歌還是非常有作用的,只是單靠拉裡佩奇,谷歌還是難産的。

謝爾蓋進入大學不久就對搜尋引擎産生了興趣,他曾獨立或與他人合作發表了許多關於資訊收集和關鍵字索引的論文,也曾經寫了一些小的測試性程式。1995年3月斯坦福大學的新生歡迎會上,謝爾蓋負責帶領新來的研究生拉裡佩奇利用週末時間認識校園,這也是兩人的第一次相遇。在一次的《經濟學人》雜志訪問中,謝爾蓋開玩笑地說:“我們倆都有些令對方厭惡”。兩人似乎在大多數課題專案上都持不同意見,但在共同相處了一段時間以後,兩人就“在智力上惺惺相惜,成為了親密的好友”。當時,布林專注於開發資料探勘系統,而佩奇把重心放在了推廣從一篇學術論文在其他論文中的引用量來推斷其重要性這一概念,最後兩人共同計劃編寫出一超文字的大規模網路搜尋引擎。

謝爾蓋布林和內斂低調的拉裡佩奇不一樣,他喜歡極限運動,滑雪、滑板、高空鞦韆等都是他的熱衷,後來為了宣傳谷歌眼鏡,謝爾蓋布林還曾用谷歌眼鏡來直播跳傘,即使是在成為億萬富翁後,布林依舊熱愛運動,並且以此為傲,喜歡上班穿運動健身服,在公司裡輪滑,一邊開會一邊做瑜伽,或者在辦公室裡玩倒立。在谷歌從搜尋業務發展成一個網際網路巨頭時,布林負責這些最有野心最大膽的專案,比如無人駕駛車,智慧隱形眼鏡,谷歌眼鏡等等。

這也是盧沖能和他們解釋的緣由,拉裡佩奇對籃球運動沒有什麼興趣,但謝爾蓋布林卻想去看,拉裡佩奇只好陪著他去看,謝爾蓋布林對盧沖印象特別深刻,拉裡佩奇卻還好,不過現在,經過一番詳談,他們兩個現在對盧沖都有了相見恨晚的感覺。

作為一名技術天才,布林同樣不缺乏商業才能。2008年8月,布林、佩奇以及他們的團隊開始創造自己的財富神話。他們不僅僅創造出奇特的搜尋引擎技術,更在googe公司上市方面試圖創新。他們以拍賣的方式進行ipo首次公開募股)定價,被美國媒體稱為“對華爾街的清洗”,兩個新的億萬富翁就這樣誕生了。

如何讓天才們在公司裡工作得更加舒適,布林有自己獨特的方式。雖然西方有一句諺語“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但在googe布林將“免費”作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實施到了細致入微的地步:員工用餐、健身、按摩、洗衣、洗澡、看病都100免費;公司給員工最差的電腦顯示器都是17英寸的液晶顯示器;每層樓都有一個咖啡廳。可以隨時沖咖啡、吃點心,大冰箱裡有各種飲料,免費隨意喝。布林還允許員工帶孩子和寵物來公司上班,這在美國很多公司都是不可思議的。此外,公司任何一個重要員工都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每個辦公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裝修。

布林還要求,公司要有領先於時代的點子,他為googe的員工制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工程師必須用14的時間來思考了不起的點子,即使這些點子可能對公司的財務前景不利。為了鼓勵創新,布林允許員工有4的時間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任意工作,不過研究成果必須賣給公司。他每年舉辦一次員工創新能力技術大賽,獎金是1萬美元。

但謝爾蓋布林聽說盧沖來自華夏大陸,就有點不怎麼喜歡。

這跟謝爾蓋布林的成長經歷有關,他是出生於蘇聯的猶太人,父母都是大學教授,而且都是計算機專業,結果他6歲的時候移民美國,她媽媽到了美國之後竟然能在nasa那樣的地方工作,具體的內幕和細節不用多提,反正謝爾蓋布林比起拉裡佩奇更討厭盧沖出身的那個環境。

他原來對盧沖有好感,是因為他以為盧沖是來自寶島或香江,以為盧沖跟李小龍一樣的出身,可聽說盧沖來自大陸,他就有點皺起眉頭,表示出不怎麼想合作的態勢。

盧沖就跟他反複解釋,現在的華夏已經不同於以往,現在的華夏非常開放,跟美國只有利益之爭,其他方面沒有太大的差別。

也幸虧盧沖的英語經過反複的系統剝奪提升,接近於滿分,所以能把一個很複雜的問題說清,成功地說服了謝爾蓋布林。

當然,盧沖說服謝爾蓋布林最根本的一點,他能馬上提供資金的支援,讓謝爾蓋布林之前的所有設想都能盡快地實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